- 188.00 KB
- 2023-12-07 06:2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高分作文二十计14:怎么记叙麻烦事
清掉复杂记叙的“拦路虎”:
1.材料多,难组织。
2.表现手法贫乏。
3.重点难把握,不知道把高潮放在何处。
4.描写不够,文章不生动。
【作家在线】
[作家范文]
张恨水生活记趣
前不久,以《啼笑姻缘》《金粉世家》著称于世的已故一代小说大师张恨水先生的遗像,在他的故乡安徽潜山含笑默对全国各地纷纷赶来为他纪念百岁诞辰的读者、学人。日前,笔者走访了张恨水先生的四子张伍先生,听他满怀深情地追忆着依然活在千百万读者心中的恨水老人。
张恨水一生勤于写作,笔力强健,在近50年的笔耕生涯中竟然写出了4000余万字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堪居首位。人们素以“著书等身”赞许作家,张恨水先生的所著与他不矮的身材比起来,却是可以“著书倍身”了。
张恨水文章华彩,人却不苟言笑,不善交际。1930年,张恨水在上海发表了《啼笑姻缘》,轰动了上海滩,人们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张恨水的声名在各地读者心目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重庆时期,有一次张恨水先生携张伍到银行取款,被一群热心读者发现,蜂拥而上,围着张先生观望不已。张恨水却紧张得手足无措,赶忙携子“逃”了出来,到大街上他小声告诉儿子:“人的面孔被大家当作小说看是最难堪的事。”
话虽如此,张恨水也有“抛头露面”的时候。1933年湖北发生水灾,为了赈济灾民募捐钱款,张恨水粉墨登场参加义演,在京剧《乌龙院》一戏中饰演阎惜姣的情人张文远。张文远勾的是小花脸儿,这回却在戏单上挂了个头牌。张恨水一上台便得了个碰头彩,台上阎惜姣忽然问宋江:“听说你有个学生叫张心远(剧中人物叫张文远,与张恨水的原名仅差一字),小说写得可真不错,你怎么一篇儿也写不出来呀?”她这么一说,台下观众都“轰”地一声会心地笑了,宋江忙说:“那有什么,你只听说过状元徒弟,啥时候听说过状元师傅呀?”台下观众全乐了。
张恨水不仅戏唱得不错,还拉得一手“好胡弦”。每每随手拉起,其夫人便不觉技痒,引喉高唱。张先生便自鸣得意道:“我在‘吹箫引凤’。”张夫人却嘲笑道:“你的胡弦‘聊胜于无’。”此话虽是笑谈,却也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在采访中张伍先生对我说,老先生的琴艺实在不敢恭维。
张恨水先生一生嗜好颇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莳花养草皆是好手。每年元旦作画,除夕写诗,多少年来始终如一。此外,他一生不打牌,不喝酒,但吸一些烟,可能是写作时的必需品吧。老来他总结自己有“胡弦、书法、英语”三不精,“博弈、喝酒、猜谜”三不能,很是谦虚了。
张恨水先生一生爱书如命,“文革”初期老先生尚健在,他生怕藏书被抄,急得不知所措。想藏在大水缸里,又怕时间长了发霉;藏在床下,又怕人家一翻就翻出来;到底藏哪儿好呢?末了,老先生又把书重新搬回书橱里,然后在书橱的玻璃门上糊了两张大白纸,把书挡在里面,这才心满意足地吐了口气,觉得万无一失啦。这样的“此地无书”显然不可能逃过“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好在张夫人平日为人和善,不得罪人,没少周济街坊四邻,这才由当时革委会的大妈出面保驾,让张家幸免于难,没受到什么迫害。张恨水先生在“文革”第二年正月初七那天早上,坐在凳子上弯腰一提鞋,便悄然离去,无疾而终,享年72岁。
张恨水先生常以“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教育子女,令他们终生享用不尽。四子张伍先生是中国京剧院的编剧,家学渊源,颇有乃父风范。二十几年来苦心搜集整理,笔耕不辍,终于在去年出版了《张恨水全集》的小说、散文部分,约1700万字,共70卷之多。张伍先生还告诉我,近日,由他撰写的《张恨水传》已编著完毕,即将出版问世。
另外,安徽人民已在张恨水先生的故乡修建了“张恨水纪念馆”;中央电视台还将摄制播放由张恨水先生的名著《金粉世家》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这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离开我们28年、诞辰100周年的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先生。 (周家望)
[范文启示]
本文通过作者对张恨水儿子的访问,记叙了这位通俗小说家生活中的趣闻轶事。文中先后写了作家笔耕勤奋、不苟言笑、爱好广泛、嗜书如命等生动的事例,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这位多产作家博学多才、幽默风趣而又有点执著迂阔的生活旨趣和性格特点。
1.这众多的材料是如何围绕中心组合起来的呢?
细读文章,除了开头、结尾总写作家的文学成就以外,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即作家生活历程的顺序来记叙各个事件的。同时,每一个不同的生活阶段,作者突出了某一个方面的趣事。从全文看,又构成了按事物性质来安排顺序的结构。
因此,全文采取了时序与事趣相结合的组合方式。
2.在表达手段上,本文正像张恨水的生活情趣一样,丰富多彩,达到了多样化的统一:
◇写作家的成就,用的是叙述手法;
◇写作家的幽默风趣,多引用原话或通过对话来显现;
◇写作家的多种嗜好,多使用概括评述的语言;
◇写作家爱书如命的执著,则用了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多种描写手段。
【实用兵法】
比较复杂的记叙要做到
1.众多材料的组合。
比较复杂的记叙,往往不止一个事件,而是若干个事件围绕中心的严密组合。
2.多种组合方式的统一。
众多的材料要组合到一起,常常不是采取单一的记叙顺序,也往往不只是一种叙述方式,而是多样化的统一。
3.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
[点招]
怎样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是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常见的一种。要做到:
1.确定好记叙线索。
2.安排好行文顺序。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整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记叙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3.处理好过渡和照应。
(1)过渡
“过渡”就是用词、句、段贯通文意。下面几种情况不能缺少“过渡”:
①一篇文章中几个并列的事件之间(这个时候用抒情或议论进行“过渡”最“天衣无缝”了);
②顺叙、插叙与倒叙互相转换的时候;
③变换情节内容、描述角度。
(2)照应
“照应”有三种情况:
①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进行呼应交代;
②后面要写的,前面先进行铺垫。
③正文与题目照应。
[点拨]
突出记叙重点的几种方法
突出记叙重点,避免“流水账”。有方法:
1.精雕细刻
就是抓住突出主题的重点部分,进行细致入微、具体充分的描绘,把人或事物的特点清晰地展示出来。
2.铺排渲染
就是抓住要点,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展示事物的特点。
3.立体展示
就是对重要的人或物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现,使之产生立体感,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4.层层铺垫
就是把重点的人、事、物放在文章后边,先写次要的人或事物用来赔衬,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5.悬念蓄势
就是为了突出记叙重点,先设悬念,然后层层剥笋,把故事推向高潮,最后揭示谜底。
[点招]
记叙文内容扩充法
在写作记叙文时,如果从头到尾顺序道来,易失于拖沓冗长;如果只写一件事,又显得单薄。这时采用内容扩充法组织两个以上的材料,会收到结构紧凑、内容充实之功效。
这种写法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设置双线索
即同时叙述两件事。
[举例]
鲁迅的小说《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从而深刻、全面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
2.使用插叙法
即用一件事套另一件事。
[举例]
鲁迅的《故乡》,插叙了少年闰土的往事,与主线叙述的中年闰土形成鲜明对比,加强了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性。
【佳作验招】
[上榜佳作]
父亲的泪水 点评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拥有北 笔触轻轻一点,
方男人那高大魁梧的身形,线条明晰的轮廓 父亲的形象特征、
和那股特有的硬朗之气。在我心中,父亲就 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像是一棵青松,无论是骄阳如火,还是雨雪 运用比喻交待
纷纷,都那么高大挺拔,坚韧不屈。他那宽 父亲在“我”心目
宽的肩头和有力的大手永远是我最可靠最坚 的形象。
强的后盾。
父亲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我曾在日记中 “父亲是个真
偷偷地写道。据母亲说,父亲是极少流泪的, 正的男子汉”,“日
当年,十几岁的父亲孤身一人去遥远的内蒙 子再苦再难”“ 都
古下乡,漫漫黄沙,举目无亲,日子再苦再 不曾流泪”,“疼痛
难,父亲都不曾流泪;父亲遭遇事故,身上 难忍”也是“坚强
大伤小伤十几处,疼痛难忍,夜不能寐,父 地挺了过来”,但
亲从未说过一个“疼”字,从未叫过一声, 父亲“流过三次泪”,
默默地坚强地挺了过来。我的记忆中父亲只 为什么呢(悬念)?
流过三次泪。 与后文情节对照阅
第一次是我小时候,我因为饭后运动, 读,父亲的坚强与
得了“阑尾炎”进了医院,当时正值春节, 柔情形成鲜明对照,
医生都不在,无法及时手术。我疼得在床上 (对比手法),既
打滚,涕泗横流,父亲到处联系大夫,终于 立体的塑造了人物,
把我送进了手术室。伴随着阵阵疼痛,我缓 又使文路俏丽生姿。
缓醒来,看到的是父亲那一双血丝满布的眼
睛和那鼻翼两侧微微发皱的皮肤,我知道, 父亲第一次哭。
父亲哭了。年幼的我心中不禁一颤,我从未
想过坚强的父亲会流泪,而且是为了我,鼻 用“我”的哭
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在父亲轻轻为我拭 映照父爱的深沉。
去眼泪的同时,我深深地懂得了:父亲的心 这样的抒情才
再坚强,我也永远是那其中最柔软的一处, 叫自然、由衷。
永远是他的至命伤。
第二次是4年前,奶奶病危,父亲在病 各段之间的过
床边守了一整夜。第二天当医生用崭新的白 渡衔接都“水到渠
被单盖上奶奶的面容时,我有生以来第一次 成”一样自然、贴
见到了父亲的泪水,那滚滚热泪瞬间划落, 合。
布满了那已有些皱纹和雀斑的脸,母子情深, 两次写父亲苦
血浓于水,我体会着父亲心中那无尽的苦痛。 手法不同。
还有一次,是为了母亲,那是一次很偶 父亲的哭,一
然的谈话,话语间我流露出对母亲种种苛责 次为“我”,一次为
的不满。而父亲在安慰我的同时,也例数着 奶奶,一次为妈妈,
母亲的好。我不知道是自己的哪一句话触动 多角度选材,立体
了父亲的心,他说,你妈这一辈子不容易呀! 饱满地刻画了人物
那泪水——我真真切切地看到——就在眼眶 形象。
里打转。他又轻轻地说了一句:“咱俩一定 这次写父亲哭
得对她好。”这句话我是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通过语言直接追摹
不善言辞的父亲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 人物内心世界,手
的情感,那分明是一种相濡以沫的爱意。 法又有不同。
父亲有泪不轻弹的,什么艰难困苦,大 这是一篇通过
风大浪,都摧不垮父亲坚强的意志。而只有 多件事反映人物品
亲情与爱情,才能让我感受到父亲的细腻和 质的比较复杂的记
温柔,父亲的三次泪水,是为了他生命中最 叙文,因情驱笔,
重要的三个人——母亲、妻子和女儿。 精当选材,手法灵
(付岩) 活,层次井然。
[满分作文]
题目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伴随人们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劳动带给人们的有许多许多……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以“劳动 ”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干中的提示语“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结合经历”可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感受”提示考生可写成一篇议论文,而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的写法无疑是最切题的。
如果要写复杂的记叙文,可先铺垫,着意渲染,而后点题,升华中心。在情节及结构上,可采用片断式描写,强化主观印象。
例文
劳动成就我
在依旧如昔的阳光下,走进中学的校门,几多大志与梦想,几多理想与抱负,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中尽情地驰骋与翱游。不要徘徊,不要等待,挺起胸膛,用劳动后的成功证实自己搏击校园人生。
——题记
2004年10月24日,天气阴沉,心情指数:★★
这该死的学校!条件也太艰苦了吧!昨夜一直没睡好。一张两尺宽的床,还要两个重量级的人物一起睡。我的天!我没有杜甫先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豪气,我只拥有“愿吾庐不破,受冻死可惜”的感慨。由于蚊子的关照,我一夜间竟成了国宝大熊猫。这叫我如何见人呀!呜呜——
这开学的第一项劳动就是打蚊子VS擦药水,不会吧?
2005年4月7日,万里无云:心情指数:★★★★★
我站在食堂里,那长长的队伍让我差点失去信心。望着正在一盆盆消失的饭菜,我雅兴大发,禁不住仿鲁迅先生《故乡》压轴句喜得一经典句:“钱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食堂里的菜,那原本不是菜,吃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菜。”我正为这一仿写而得意洋洋,忽闻:“什么?就一盆饭了?”这一句话音未落,立刻惊动了“卧龙”,一个个举着饭盆向前冲去,杀敌为饭!我也不甘示弱,可不幸还是晚了一步,看来又要饿肚子了!
这开学的第二项劳动就是抢饭VS饿肚子,不会吧?嗯——我忍!
2006年3月21日,天气晴,心情指数:★★★
又是一节晚自习,我奋笔疾书也不是一两天了,功夫早已练至上成!这些日子,伙伴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中考成功,而渐渐疏忘了友谊,可精神上的伙伴却接二连三来探访我。我们一起侃文学,道函数,说英语,画电路,都已成模式。这天,我好不容易有了欣赏洒瓶子底儿老兄们的机会,瞧他们一个个眼中写着不倒的长城,我不禁笑出声来。不好!这一串笑声引来学子们杀人般的绝对零度的目光,好像在气愤地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