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 KB
  • 2023-11-04 06:10:02 发布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说课教案--第3课《我不拖拉》第一课时 人教(新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3《我不拖拉》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2011 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对儿童
的生活提出了四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
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我不拖拉》就是依据——“负
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 1 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
的。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教材
第 10 页是两首儿歌配上儿童生活的情境,呈现了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拖拉
现象。第 11 页是对拖拉一下是否有关系的小讨论。这两页主要是认识拖拉的现
象以及拖拉的危害,感受时间的意义。教材第 12 页是用绘本呈现小明改掉“拖
拉”的故事。第 13 页,是用儿歌提示学生要有时间观念,以及探讨更多的和
“拖拉”说再见的方法。这两页编写意图主要是引导孩子找到做事不拖拉的方法,
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材副版中呈现的是绘本故事《拖拉鸟》,揭示了拖
拉行为导致的后果。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七岁左右的儿童来说,时间观念淡薄、专注力差、自制力低、做事拖拉
磨蹭……这些情况在他们身上普遍存在。为了更具体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课
前我通过观察、访谈和家长问卷的形式进行学情了解。
  通过观察、访谈,我发现:很多学生谈到,在家里,家长经常会说自己做事
磨蹭,如:批评自己早上起床穿衣慢、吃饭慢、做作业慢,可自己并不那样认为。

在学校,有时候做作业也会慢,那是因为做作业的时候一边写一边在玩,或者一
边做作业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任课老师反映,在学校里,
完成作业不及时,一边做作业一边玩的孩子也不是少数,令人担忧。
  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存在磨磨
蹭蹭的情况,经常要家长不断催促,缺乏时间观念,特别是吃饭、做作业、早上
起床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对此还不以为然,比如:虽然听见了家长在催促赶紧
穿衣服,动作却依旧不紧不慢的,让家长颇为烦恼。也有少数家长认为自己孩子
做事比较专注,比如:拼搭乐高时不会受旁边环境影响;做作业时专心致志、不
东张西望;吃饭时不讲话很快能吃完……这些习惯较好的孩子,可以在教学中发
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对学情的详细了解,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进行课
堂教学。第一课时内容主要是教材第 10—11 页,教学目标为:1. 了解什么是
做事拖拉,初步认识拖拉的危害;2.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发现自己的
拖拉行为。3. 体验抓紧时间做事的意义,树立做事不拖拉的意识。本课时的教
学重难点是认识拖拉的危害,树立做事不拖拉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在第一课时中,我安排了四个板块的活动。活动一,听故事,感知“拖
拉”;活动二,看图片,说说“拖拉”;活动三,想一想,辨析“拖拉”;活动
四,续故事,告别“拖拉”。
  活动一:听故事,感知“拖拉”

  首先,我播放一阵清脆的鸟叫声,继而,出示四种常见的鸟,让学生说一说
它们的名字。
  接着,出示教材中“拖拉鸟”一图,并设下悬念:为什么叫它“拖拉鸟”?
随机播放教材副版中的绘本故事。通过听故事了解什么叫拖拉?并且在黑板上贴
上故事中的关键词“不急”、“明天”。明白了“拖拉”的意思后,再请学生说
说:你觉得这样拖拉好不好?为什么?(同时板书“拖拉”二字)最后,引入古
诗《明日歌》,听一听、读一读,初步感知拖拉的危害。
  在本环节的设计时,我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喜欢听富有
童趣的故事,于是我抓住了他们这一特点,先欣赏几种熟悉的鸟儿,再引出“拖
拉鸟”这个名称,设下伏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的兴趣。再通过倾听
“拖拉鸟”的故事,初步感知什么是拖拉,拖拉不可取。
  活动二:看图片,说说“拖拉”
  这个环节首先是从教材中的两幅图、两首儿歌入手。
  先请学生来说一说:图中的两个小拖拉,做事总是要“等一下”、“还没
完”。这样好不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