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50 KB
- 2023-11-03 21:0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我和我的家》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
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
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 《课程标准》“负责任、
有爱心地生活”中第 2 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
动”。本课以“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作为切
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
爱”。这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后两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二课时。“相亲相爱
一家人”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互相的爱,感受爱是家人之间最基本
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
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
为了了解学情,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和让家长“话一话”。
画什么呢?是让学生课前回忆并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画面场景体现
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如父母与祖父母之间)。
话什么呢?1.孩子向你或其他家人表达过爱吗?什么方式?2.孩子知道家
人的生日吗?为家人策划或庆祝过生日吗?
经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
从孩子的“画”中,看到像准备蛋糕、送礼物、一起游玩等家人之间比较明
显的互相关爱多,而照顾、陪伴等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到孩子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宠爱中长
大。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还不太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
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给予理解,当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关
爱时能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互相爱”的画,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
2.通过唱一唱等活动,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3.通过实施贴心宝贝行动,用自己新学会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
的方式表达爱。
难点: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教学准备
1.“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
2.“爱的小屋”、“贴心宝贝”行动卡、“贴心宝贝”奖章。
3.“出必告,反必面”视频、儿歌《我的好妈妈》动画、“奶奶孤单”音频、
《让爱住我家》音乐。
4.学生和家长的生日照片,生日歌。
5.课件。
教学环节
板块一:相亲相爱一家人——互相爱
1.生活分享
(1)组内分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家人的爱》。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
准备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画,在小组里说说画上的故事。
(2)全班分享
每组选出一位小朋友全班分享画面故事(选择典型画例)。
2.教材分享
重点分享“爸爸寄来的包裹”图。猜猜:包裹里可能是什么?有谁也像他这
样收到过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寄来的包裹(快递)?心情怎么样?收到包裹后,你
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
板块一的设计意图:此板块以第一课时的拓展活动“画一画”的图画分享导
入,与第一课时衔接。生活分享是经验分享,组内分享——人人分享,在分享
中回忆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全班分享——典型分享,与教材 4 幅图中
的常见图有机结合。教材分享是补充分享,生活分享时没有涉及的画面。这是一
个变量,不同班级的孩子的画面场景不尽相同。这样设计,是因为每个孩子的生
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爱的理解也不同,呈现的画面场景自然也有所不
同。所以这个环节要因学情随机应变。
在此,还需注意家庭类型的多元性,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三口之家外,生活中
还有再组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领养家庭等,这些家庭的成员之间,也有
互相的关爱。
板块二:让家人感受到我的...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我和我的家》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
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
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 《课程标准》“负责任、
有爱心地生活”中第 2 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
动”。本课以“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作为切
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
爱”。这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后两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二课时。“相亲相爱
一家人”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互相的爱,感受爱是家人之间最基本
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
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
为了了解学情,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和让家长“话一话”。
画什么呢?是让学生课前回忆并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画面场景体现
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如父母与祖父母之间)。
话什么呢?1.孩子向你或其他家人表达过爱吗?什么方式?2.孩子知道家
人的生日吗?为家人策划或庆祝过生日吗?
经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
从孩子的“画”中,看到像准备蛋糕、送礼物、一起游玩等家人之间比较明
显的互相关爱多,而照顾、陪伴等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到孩子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宠爱中长
大。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还不太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
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给予理解,当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关
爱时能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互相爱”的画,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
2.通过唱一唱等活动,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3.通过实施贴心宝贝行动,用自己新学会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
的方式表达爱。
难点: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教学准备
1.“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
2.“爱的小屋”、“贴心宝贝”行动卡、“贴心宝贝”奖章。
3.“出必告,反必面”视频、儿歌《我的好妈妈》动画、“奶奶孤单”音频、
《让爱住我家》音乐。
4.学生和家长的生日照片,生日歌。
5.课件。
教学环节
板块一:相亲相爱一家人——互相爱
1.生活分享
(1)组内分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家人的爱》。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
准备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画,在小组里说说画上的故事。
(2)全班分享
每组选出一位小朋友全班分享画面故事(选择典型画例)。
2.教材分享
重点分享“爸爸寄来的包裹”图。猜猜:包裹里可能是什么?有谁也像他这
样收到过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寄来的包裹(快递)?心情怎么样?收到包裹后,你
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
板块一的设计意图:此板块以第一课时的拓展活动“画一画”的图画分享导
入,与第一课时衔接。生活分享是经验分享,组内分享——人人分享,在分享
中回忆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全班分享——典型分享,与教材 4 幅图中
的常见图有机结合。教材分享是补充分享,生活分享时没有涉及的画面。这是一
个变量,不同班级的孩子的画面场景不尽相同。这样设计,是因为每个孩子的生
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爱的理解也不同,呈现的画面场景自然也有所不
同。所以这个环节要因学情随机应变。
在此,还需注意家庭类型的多元性,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三口之家外,生活中
还有再组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领养家庭等,这些家庭的成员之间,也有
互相的关爱。
板块二:让家人感受到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0课《家人的爱》第2课时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2课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7课《可爱的动物》第1课时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5课《风儿轻轻吹》第2课时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3课《我不拖拉》第一课时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二课时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大自然,谢谢你_人教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6《大家一起来》 人教新版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6大家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