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023-11-02 12:00:03 发布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分享真快乐》第2课时 人教(新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第 2 课时
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针对“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第三条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和合作。“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
“勤于思考,学习探究”第七条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愉快、积极地生活”中“愉快、开朗”第一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
学,愉快地玩而编写的。通过《分享阅读更有趣》《分享地魔力》《快乐地分享》
和《他是“小气鬼”吗》两个板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
从而形成乐于分享的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分享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感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体验,并乐于和大家分享阅读的快乐。
  2.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乐于和小伙伴交流分享
的方法。
  3.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认同别人分享的快乐,学会真心感受和祝贺别人
的快乐,培养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4.能够对同学间不接纳和不欣赏的行为进行阻止,尝试处理与伙伴交往中遇
到的问题,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初步了解分享中的规则。
  教材分析

《分享真快乐》一课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本课旨在让学生
意识到自己和同学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懂得在与同学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相互
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体验
集体共享带来的快乐、初步懂得分享中的规则。
  本课的四个话题紧紧围绕“分享”这个主题展开,并层层深入。教科书以
“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步展开、深入,直至探讨到分享中的规则意识。引导
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
成长的同伴关系。单元主题“我们真快乐”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编者竭力从儿童
的视角、以儿童生活的逻辑观来编写教材。儿童视角意味着尊重儿童的逻辑,依
赖儿童的世界,构建儿童的文化,引导儿童用自己的性情去体验, 用自己的头脑去
思辨,用自己的心灵去创造。
  学情分析
分享是人与人相处时非常重要的交往行为,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4-16
岁的儿童是分享观念的发展过程中,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需要获得他人认同的心
理发展阶段。但现在的孩子是愿意彼此分享的,但在分享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
问题,导致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学难点
学会与他人的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理解分享是快乐的,初步懂得分享的规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地分享
  师:上节课,李老师带我们分享了食品,分享了阅读,分享了游戏玩法,你
们快乐吗?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了大家的快乐。今天洋洋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
们看。
  (一)出示图片。
  情境 1.课间,明明口渴了,水杯不在身边,洋洋把自己喝了一口水的水杯递
给明明,可是明明拒绝了。
  情境 2.洋洋画了一幅画,他想分享给大家,结果给明明不小心弄坏了。
  出示:洋洋沮丧地说:“分享一点也不快乐”
  师:洋洋为什么觉得不快乐呢?你们能帮帮他吗?
  (二)学生交流后总结,教师引导:情境 1.原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享
的。(板贴内容)你们还觉得有什么也不太适合分享的?(牙刷、吃过的食品)
情境 2.和别人分享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板贴方法)
  (三)出示分享秘密、分享故事、分享方法图片。
  在分享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引出分享儿歌。(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对分享的内容及分享的方法有
了初步的了解,具有实效性。
  活动二:他是“小气鬼”吗

  师:在分享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快乐的,但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愉快,
我们大家共同帮助解决好吗?
  依次出示教材第 61 页三张图片,学生观察,思考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
这些同学真的是“小气鬼”吗?为什么?
  1.学生讨论后交流。
  2.学生表演
  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在分享时遇到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做呢?请与同
桌选择一个情景分角色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