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0 KB
  • 2023-11-02 11:40:02 发布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让我自己来整理(第2课时)人教(新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让我自己来整理》
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
生活能力,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方式。《让我自
己来整理》一课侧重培养儿童的整理能力和良好的整理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
“乱丢物品的危害”,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基,符合“健康、安全地生活”
所倡导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 3 条“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
情自己”。教学设计中,采用多种比一比、赛一赛、演一演的形式,鼓励学生人
人争做“整理小达人”,体现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积极向上、有应对挑
战的信心与勇气”第 4 条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第 9 条敢
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让我自己来整理》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生活、
卫生习惯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父母、体贴家人,符合“负责任、
有爱心地生活”中的“学会做事,学会关心”第 2 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
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整理方法,培养整理技能。
  2.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整理习惯。
  教材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小伙
伴”,并学会对常用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培养整理技能,
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本课教学内容共有四个话题,这节课主要学习两个话题,送“小伙伴”回家、
养成整理好习惯。首先,通过身边的精彩照片,说一说,你找到那些小伙伴,创
设情境,将小伙伴送回家,帮助“静静”整理房间,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整理的重
要性。然后,通过“比一比、赛一赛”争做整理小达人,启发学生思考,学习整
理物品的方法和技能,最后通过判断“这样做对吗?”,由整理的能力培养引申
到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责任,照顾
家人的表现。
  本课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增强
合作和实践体验,从家务劳动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喜悦。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
和自制能力较弱,不懂得如何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给自己和他人取用物品
带来不便。如何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并由课堂辐射到生活,感受
整理的好处,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情境创设中培养他们动手整理的习
惯和能力,激发关爱父母、主动为家长分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对常用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培养整理技能,知道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责任,照
顾家人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作业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分一分、送回家
  (一)、PPT 出示一组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照片。
  (二)、小组讨论:你从这些照片中看到了哪些生活中、学习中亲密的小伙
伴?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开课之初,选择身边的学伴
照片导入,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情感代入,引起情感共鸣,从而
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这么多的小伙伴,可调皮了,他们喜欢在小主人家里到处跑,迷路
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准确的位置吗?
  (四)、你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放吗?利用 flash 动画,请学生以拖动
的方式,将物品归到原位,初步培养学生整理意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只要回答合理,都予以认可,多维肯定学
生的进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瞧,这就是玲玲的房间,地板上堆满了衣服、鞋子、玩具、学习用
品。可真乱呀,小朋友,你能帮助玲玲,将她的小伙伴们送到合适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请四人小组合作,拿出作业板,帮助玲玲整理一下她的房间吧。
通过动手实践,帮助玲玲整理房间,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生活环境中,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