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7 KB
- 2023-11-02 11:00: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礼物》
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礼物》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中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内在关系是分总,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
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大自然。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情趣,敬畏大自然,
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倡导人和自然互相依存的大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共在感是本
课极具创新的理念,也是我们引领学生、指导学生生活的一个亮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生活,对客观事物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
但由于年龄偏小,且大都居住在城镇里,他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机会也比较少,所
以对教材中的衣、食、住等了解不多。在他们心目中,这些东西都是从超市、商
场里买来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对于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切,学生们
也未曾思考过。
教学目标:
1.亲近大自然,领悟大自然的博大,感知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与
大自然有共在感。
2.了解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恩
自然。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亲近大自然
1. 导语:你们知道,大自然的礼物有哪些呢?今天张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
大自然的礼物,看,这是什么?它也来自于大自然,哪个小组的同学肯动脑筋、
积极参与、遵守规则,小蚕茧就会去那个小组哦!
2. 吃的从哪儿来
(1)谈话:你们早上吃的什么呢?这些吃的都从哪儿来呢?张老师特意将
一些神秘的客人请进了我们的课堂,让他们来揭晓答案。猜猜他们是谁?自己剥
开看看吧!
(2)解惑:小米粒是怎么长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米粒怎么
说?(播放《小米粒生长》的视频)小米粒的成长中都需要谁的帮助呢?再让我
们一起去小米粒生活的地方看看吧!(课件出示农民插秧、施肥、收获的图片)
你看到了些什么?
(3)体验感悟:有没有勇气体验一下农民伯伯是怎样插秧的?说说你们刚
刚的感受。刚才我们只是体验了一下,就感觉这么累,可农民伯伯们插秧可是从
早到晚,不能坐不能站,他们要付出多少的艰辛与汗水呀,才能收获这一粒粒的
大米呀!就像诗中所写的这样(学生齐读《悯农》)是啊,粒粒皆辛苦,我们知
道,不光有农民伯伯的辛劳,还有谁的功劳啊?大自然可真了不起,其实除了米
粒,我们吃的其他食物也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了。
3.穿的从哪儿来
(1)大自然不光送给我们吃的,还送给我们穿的。张老师这里有一条丝绸
围巾,它的成分是 100%的桑蚕丝,什么是桑蚕丝呢?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
(播放《蚕吐丝》的视频)你们说,美丽的丝绸围巾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原来它
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呀!其实,我们平时穿的衣服、睡觉盖的被子等等,
都来源于大自然呢!
(2)看!这是?聪明的人类从竹子中提取了一种竹纤维,用来制作各种衣
服,瞧!这双女士水晶袜,它的成分是 60%的竹纤维,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还
有许多的竹纤维衣物。
(3)这又是什么呢?棉花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成熟之后,这一朵朵
洁白柔软的棉花可以制作成各种棉质衣服、被子和毛绒玩具。
(4)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不管是蚕丝、竹子,还是棉花,我们人类所
穿的衣服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大自然对我们这么好,你想对大自然说点儿什
么呢?
活动二:走进大自然
1、说一说:除了吃的和穿的,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住的房子是大自然的
礼物吗?请大家翻开课本 31 页,看看书上的插图,读读上面的内容。你有什么
想说的吗?原来我们住的房子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呀!
2、看一看: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礼物呢?让我们将课桌里的
小伙伴轻轻地请出来,说说他是谁?找找他们的朋友。
3、小结:大自然每天都陪着我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呼吸到的每一
口空气,享受到的每一缕阳光,脚下踩的每一片土地,都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
给了我们这么多美好的礼物,你想怎样对待我们的大自然?有什么话想对大自然
说吗?
活动三:感恩大自然
1、我是小裁判
可是,在我们身边,并不是所有人都心...
《大自然的礼物》
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礼物》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中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内在关系是分总,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
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大自然。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情趣,敬畏大自然,
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倡导人和自然互相依存的大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共在感是本
课极具创新的理念,也是我们引领学生、指导学生生活的一个亮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生活,对客观事物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
但由于年龄偏小,且大都居住在城镇里,他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机会也比较少,所
以对教材中的衣、食、住等了解不多。在他们心目中,这些东西都是从超市、商
场里买来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对于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切,学生们
也未曾思考过。
教学目标:
1.亲近大自然,领悟大自然的博大,感知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与
大自然有共在感。
2.了解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恩
自然。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亲近大自然
1. 导语:你们知道,大自然的礼物有哪些呢?今天张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
大自然的礼物,看,这是什么?它也来自于大自然,哪个小组的同学肯动脑筋、
积极参与、遵守规则,小蚕茧就会去那个小组哦!
2. 吃的从哪儿来
(1)谈话:你们早上吃的什么呢?这些吃的都从哪儿来呢?张老师特意将
一些神秘的客人请进了我们的课堂,让他们来揭晓答案。猜猜他们是谁?自己剥
开看看吧!
(2)解惑:小米粒是怎么长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米粒怎么
说?(播放《小米粒生长》的视频)小米粒的成长中都需要谁的帮助呢?再让我
们一起去小米粒生活的地方看看吧!(课件出示农民插秧、施肥、收获的图片)
你看到了些什么?
(3)体验感悟:有没有勇气体验一下农民伯伯是怎样插秧的?说说你们刚
刚的感受。刚才我们只是体验了一下,就感觉这么累,可农民伯伯们插秧可是从
早到晚,不能坐不能站,他们要付出多少的艰辛与汗水呀,才能收获这一粒粒的
大米呀!就像诗中所写的这样(学生齐读《悯农》)是啊,粒粒皆辛苦,我们知
道,不光有农民伯伯的辛劳,还有谁的功劳啊?大自然可真了不起,其实除了米
粒,我们吃的其他食物也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了。
3.穿的从哪儿来
(1)大自然不光送给我们吃的,还送给我们穿的。张老师这里有一条丝绸
围巾,它的成分是 100%的桑蚕丝,什么是桑蚕丝呢?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
(播放《蚕吐丝》的视频)你们说,美丽的丝绸围巾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原来它
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呀!其实,我们平时穿的衣服、睡觉盖的被子等等,
都来源于大自然呢!
(2)看!这是?聪明的人类从竹子中提取了一种竹纤维,用来制作各种衣
服,瞧!这双女士水晶袜,它的成分是 60%的竹纤维,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还
有许多的竹纤维衣物。
(3)这又是什么呢?棉花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成熟之后,这一朵朵
洁白柔软的棉花可以制作成各种棉质衣服、被子和毛绒玩具。
(4)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不管是蚕丝、竹子,还是棉花,我们人类所
穿的衣服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大自然对我们这么好,你想对大自然说点儿什
么呢?
活动二:走进大自然
1、说一说:除了吃的和穿的,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住的房子是大自然的
礼物吗?请大家翻开课本 31 页,看看书上的插图,读读上面的内容。你有什么
想说的吗?原来我们住的房子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呀!
2、看一看: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礼物呢?让我们将课桌里的
小伙伴轻轻地请出来,说说他是谁?找找他们的朋友。
3、小结:大自然每天都陪着我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呼吸到的每一
口空气,享受到的每一缕阳光,脚下踩的每一片土地,都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
给了我们这么多美好的礼物,你想怎样对待我们的大自然?有什么话想对大自然
说吗?
活动三:感恩大自然
1、我是小裁判
可是,在我们身边,并不是所有人都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4 不做“小马虎”》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