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3-06-09 03:36:06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课题 第三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年级 五年级(2)班
周次 第二周 教师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应会: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
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
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
象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课时 1 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来到操场。
学生在操场上坐好。 稳定纪律,准备上
课。
2.引入新课
我们天天生活在校园中,你对
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假如让
你把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
现出来,你想站在哪个位置、选
择哪些场景来表达你的感情呢?
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
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
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讨
论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讨
论,引出“透视”
现象,激发学生探
究的欲望。
3.新授课
(1)观察思考:
观察校园里路两旁的小树远
近有什么不同?
观察学生队列。
(2)总结: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
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问题,初步认识透视现
象。
①路近宽远窄。
②路两边的小树近高远
矮。
学生回答问题:
运用启发式
的学习方法,培养
学生善于发现问
题、大胆提出问题
的能力。
经过讨
论、学习,领会本
课知识的重点。
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
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
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
(3)出示课题:绘画中的透视
现象。
那么,我们画风景画时运
用什么方法表观景物的空间感呢?
(4)打开书,提出问题:
①第 7页左上图片中木柱由
近至远产生了什么变化?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③请你用直尺将两边木柱的
变化画下来,你又有哪些发现?
(5)讲解视平线和消失点。
(6)分析作品:
展出几幅学生作业,请学生
分析是否符合透视规律。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
象。
学生打开课本,交流、
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
①近的高,远的矮。
②近的粗,远的细。
③由近至远,它们之间
的密度也在加大。
④两边由近至远缩小的
木柱,最终都集中到一
个点上。
学生学习认识新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
出作品中不对的地方,
提出正确的意见。
提高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知识,了解
学生对新知识的
掌握情况。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带领学生选择适合的角度,
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
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
学生作业。
通过实践,学
生学会了以近大
远小的原理观察
景物,并能运用这
一原理,表现校园
一角的透视现象。
5.小结
交流作业:
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
学习和借鉴?
学生展示、交流。
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交流经验。
培养学生的
欣赏能力、评价能
力,增添生活的乐
趣。
周次 第二周 教师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应会: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
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
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
象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课时 1 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来到操场。
学生在操场上坐好。 稳定纪律,准备上
课。
2.引入新课
我们天天生活在校园中,你对
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假如让
你把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
现出来,你想站在哪个位置、选
择哪些场景来表达你的感情呢?
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
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
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讨
论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讨
论,引出“透视”
现象,激发学生探
究的欲望。
3.新授课
(1)观察思考:
观察校园里路两旁的小树远
近有什么不同?
观察学生队列。
(2)总结: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
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问题,初步认识透视现
象。
①路近宽远窄。
②路两边的小树近高远
矮。
学生回答问题:
运用启发式
的学习方法,培养
学生善于发现问
题、大胆提出问题
的能力。
经过讨
论、学习,领会本
课知识的重点。
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
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
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
(3)出示课题:绘画中的透视
现象。
那么,我们画风景画时运
用什么方法表观景物的空间感呢?
(4)打开书,提出问题:
①第 7页左上图片中木柱由
近至远产生了什么变化?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③请你用直尺将两边木柱的
变化画下来,你又有哪些发现?
(5)讲解视平线和消失点。
(6)分析作品:
展出几幅学生作业,请学生
分析是否符合透视规律。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
象。
学生打开课本,交流、
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
①近的高,远的矮。
②近的粗,远的细。
③由近至远,它们之间
的密度也在加大。
④两边由近至远缩小的
木柱,最终都集中到一
个点上。
学生学习认识新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
出作品中不对的地方,
提出正确的意见。
提高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知识,了解
学生对新知识的
掌握情况。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带领学生选择适合的角度,
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
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
学生作业。
通过实践,学
生学会了以近大
远小的原理观察
景物,并能运用这
一原理,表现校园
一角的透视现象。
5.小结
交流作业:
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
学习和借鉴?
学生展示、交流。
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交流经验。
培养学生的
欣赏能力、评价能
力,增添生活的乐
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