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4.50 KB
  • 2023-11-19 08:30:02 发布

15.3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2-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 学教目标: 1、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进行方法总结。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创设,经历探索分式方程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教重点:实际生活中分式方程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学教难点:将复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并进行归纳总结 学教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解方程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 ;(2) (3)解所列方程; (4)检验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5)写出完整的答案。 3.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4、轮船在顺水中航行20千米与逆水中航行1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水流速度为2.5千米/小时,求轮船的静水速度。 5. 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二、学教互动:(自主探究) 例4 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本题中涉及到的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提速前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基本关系是:速度=路程/时间。等量关系是: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时间。设未知数、列方程是本章中用数学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正确地理解问题情境,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基础. 可以多角度思考,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找等量关系,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必须双检验:(1)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2)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认真审题,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设未知数,根据哪个关系? 3、题中有哪些相等关系?怎样列方程? 三、拓展延伸: 1.某学校学生进行急行军训练,预计行60千米的路程在下午5时到达,后来由于把速度加快1/5,结果于下午4时到达,求原计划行军的速度。 2、选择题 某林场原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公顷,实际每天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4公顷,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固沙造林x公顷,根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四、反馈检测: 1、联系实际问题,编写出关于分式方程的应用题,并解除应用题的答案。 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 五、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