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50 KB
- 2023-03-17 20:45: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章第 1 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
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
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
律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
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
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
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2.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
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
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
行因材施教。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
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学生看教材 P16 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
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
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学生:减数分裂。
1、什么叫减数分裂?
学生阅读教材 P16 回答。(强调指出:细胞分裂了几次?染色体复制了几次?分裂前后细胞染
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课件显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按照下列图解的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结合问题教
师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原细胞是一个什么样的细胞?其自身的增殖通过什么样的分裂方式进行?
3、什么叫同源染色体?
4、什么叫联会?
5、什么叫四分体?(指出交叉互换现象)
6、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7、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 数量变化如何?(用曲线图表示)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出现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的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1、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如何?
12、含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最多形成多少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也可到第 3 课时讲)
13、基因型 Mm 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 MM、Mm、mm 的分开分别发生在何时?
教师一定要把上述问题讲透。
(三)小结
减数分裂的含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作业布置
教材 P22 练习—4
九、板书设计
第 2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十、教学反思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
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
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
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
律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
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
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
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2.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
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
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
行因材施教。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
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学生看教材 P16 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
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
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学生:减数分裂。
1、什么叫减数分裂?
学生阅读教材 P16 回答。(强调指出:细胞分裂了几次?染色体复制了几次?分裂前后细胞染
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课件显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按照下列图解的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结合问题教
师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原细胞是一个什么样的细胞?其自身的增殖通过什么样的分裂方式进行?
3、什么叫同源染色体?
4、什么叫联会?
5、什么叫四分体?(指出交叉互换现象)
6、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7、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 数量变化如何?(用曲线图表示)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出现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的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1、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如何?
12、含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最多形成多少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也可到第 3 课时讲)
13、基因型 Mm 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 MM、Mm、mm 的分开分别发生在何时?
教师一定要把上述问题讲透。
(三)小结
减数分裂的含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作业布置
教材 P22 练习—4
九、板书设计
第 2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十、教学反思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
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