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2.50 KB
- 2023-03-16 14:4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1 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
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
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
胞间的信息交流。
1.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
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探究——领悟细胞膜结构探索过程的科学
方法。
3.科学思维——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
细胞。
(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
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
作用是相对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方式 过程
通过体液
的运输
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
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胰岛素
细胞间直
接接触
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结合在一起,只能和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
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细胞间形 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间的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成通道 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
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1.探索过程
历程 探索内容 结论或假说
1895 年欧文
顿
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
次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
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不容易穿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 世纪初
分离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细胞
膜,进行化学分析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
多
1925 年两位
荷兰科学家戈
特和格伦德尔
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铺展成单
分子层,其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
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35 年英国
学者丹尼利和
戴维森
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
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
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2.各成分的比例及功能
(1)脂质(约占细胞膜
总质量的50%) Error!
(2)蛋白质(约占 40%):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度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
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3)糖类(2%~10%):与蛋白质分子或脂质结合。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1.提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1)科学家:罗伯特森。
(2)模型假说:
①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②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对静态结构提出质疑: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
点提出质疑。
3.1970 年荧光标记细胞膜实验
4.科学方法——提出假说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
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或
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发现者:辛格和尼科尔森。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化学组成: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两种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方式如图:
①图中 aError!
②图中 bError!
③图中 cError!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 ( )
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少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 )
3.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 )
4.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 )
5.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由于磷脂分子可以运动,从而带动了膜上的蛋白质运
动。 ( )
6.细胞膜上的糖类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了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
( )
7.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模型”的一大缺点就是认为膜是静止不动的。
( )
8.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提示: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也可通过化学物质和通道交流。
2.√
3.× 脂肪不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4.× 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相同。
5.×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并...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
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
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
胞间的信息交流。
1.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
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探究——领悟细胞膜结构探索过程的科学
方法。
3.科学思维——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
细胞。
(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
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
作用是相对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方式 过程
通过体液
的运输
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
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胰岛素
细胞间直
接接触
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结合在一起,只能和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
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细胞间形 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间的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成通道 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
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1.探索过程
历程 探索内容 结论或假说
1895 年欧文
顿
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
次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
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不容易穿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 世纪初
分离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细胞
膜,进行化学分析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
多
1925 年两位
荷兰科学家戈
特和格伦德尔
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铺展成单
分子层,其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
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35 年英国
学者丹尼利和
戴维森
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
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
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2.各成分的比例及功能
(1)脂质(约占细胞膜
总质量的50%) Error!
(2)蛋白质(约占 40%):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度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
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3)糖类(2%~10%):与蛋白质分子或脂质结合。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1.提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1)科学家:罗伯特森。
(2)模型假说:
①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②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对静态结构提出质疑: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
点提出质疑。
3.1970 年荧光标记细胞膜实验
4.科学方法——提出假说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
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或
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发现者:辛格和尼科尔森。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化学组成: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两种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方式如图:
①图中 aError!
②图中 bError!
③图中 cError!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 ( )
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少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 )
3.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 )
4.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 )
5.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由于磷脂分子可以运动,从而带动了膜上的蛋白质运
动。 ( )
6.细胞膜上的糖类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了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
( )
7.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模型”的一大缺点就是认为膜是静止不动的。
( )
8.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提示: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也可通过化学物质和通道交流。
2.√
3.× 脂肪不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4.× 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相同。
5.×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