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0 KB
- 2023-03-16 09:5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4 节 群落的演替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2.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
响
3.利用群落演替知识解决退耕还林、还
草、还湖等实际问题
1.通过分析群落的演替,形成稳态与平衡
观
2.通过比较与归纳两种演替类型及特征
等,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
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①封山育林 ②砍伐森林 ③治理沙漠 ④填湖造地 ⑤捕杀动物 ⑥建立
人工群落 ⑦管理草原
(1)
合理的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
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
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4.预期结果
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
大大增强。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退化林地上形成自然恢复林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 )
2.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 )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
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
4.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
5.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
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
称为群落的演替。 ( )
6.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完全控制群落的演替。 ( )
提示:1.√ 2.√
3.× 从光裸的海底火山岩地演替成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岛属于初生
演替。
4.√ 5.√
6.× 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条件下的方向和
速度进行,但也要遵照生态学规律。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及方向
[问题探究]
1.图 1 为某池塘群落的演替历程,图 2 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
据图回答:
图 1 图 2
(1)图 1 中正确的演替进程是什么?其演替类型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的演替的
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丁→甲→丙→乙。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它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
的演替的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2)图 2 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类演替类型?其中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的是
甲还是乙?
提示:甲属于初生演替,乙属于次生演替。乙。
2.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说明理由。
提示: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
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
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归纳总结]
(1)群落演替两种类型的比较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毁
灭了的环境
原来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
原有植被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2.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
响
3.利用群落演替知识解决退耕还林、还
草、还湖等实际问题
1.通过分析群落的演替,形成稳态与平衡
观
2.通过比较与归纳两种演替类型及特征
等,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
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①封山育林 ②砍伐森林 ③治理沙漠 ④填湖造地 ⑤捕杀动物 ⑥建立
人工群落 ⑦管理草原
(1)
合理的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
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
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4.预期结果
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
大大增强。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退化林地上形成自然恢复林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 )
2.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 )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
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
4.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
5.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
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
称为群落的演替。 ( )
6.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完全控制群落的演替。 ( )
提示:1.√ 2.√
3.× 从光裸的海底火山岩地演替成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岛属于初生
演替。
4.√ 5.√
6.× 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条件下的方向和
速度进行,但也要遵照生态学规律。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及方向
[问题探究]
1.图 1 为某池塘群落的演替历程,图 2 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
据图回答:
图 1 图 2
(1)图 1 中正确的演替进程是什么?其演替类型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的演替的
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丁→甲→丙→乙。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它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
的演替的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2)图 2 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类演替类型?其中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的是
甲还是乙?
提示:甲属于初生演替,乙属于次生演替。乙。
2.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说明理由。
提示: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
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
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归纳总结]
(1)群落演替两种类型的比较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毁
灭了的环境
原来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
原有植被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