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 KB
- 2023-03-15 22:1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收集基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
(4)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信息解决课内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制作模型的活动来模拟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步骤的同时,切身体会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
(3)通过模拟听证会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辩论、积极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对团结、互助和协调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广阔性及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 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体验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的方法。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及成果,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的决心。
【教学重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教学难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第2课时: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基因工程的音像图片资料和实物,并制作成课件。
2、教师参考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6“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编辑成构建重组DNA模型的文字指导,复印后发给各组。
3、学生以EcoRI为例,根据教师下发的指导构建重组DNA分子模型,体会基因的剪切、拼接、缝合的道理。
二、情境创设
演示多媒体课件列举几种生物的不同性状,如下:
(1)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2)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3)人的胰岛素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浓度。
教师: 以上几种生物各自有其特定的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但是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能不能使本身没有某个性状的生物具有某个特定性状呢?例如,让禾本科植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让微生物生产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药物。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简化了生产,同时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设想能实现吗?回答是可以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在20世纪70年代终于创立了一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和音像资料展示基因工程产品,如种子、水果、疫苗或药物等。同时引出本节课题:基因工程的原理。
三、师生互动
教师:利用“问题探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1)为什么能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2)推测这种“嫁接”怎样才能实现?
(3)这种“嫁接”对品种的改良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设想用类似的方法来“改造”某种生物,使其符合人们某种特定需要,说出具体设想。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教师:杂交育种有哪些局限性?人类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改变生物。
学生:杂交育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但是,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缦,过程繁琐。我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办法解决。即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引发思考。“你的想法很好,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你的设想呢?”
学生:头脑中设想“嫁接”的过程。
教师: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剪刀、针线、运载体等。并用问题启发学生:“你能想像这种剪刀加浆糊式的’嫁接工作在分子水平的操作,其难度会有多大吗?”
学生:头脑中设想“嫁接”的过程。并跟随...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收集基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
(4)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信息解决课内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制作模型的活动来模拟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步骤的同时,切身体会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
(3)通过模拟听证会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辩论、积极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对团结、互助和协调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广阔性及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 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体验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的方法。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及成果,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的决心。
【教学重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教学难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第2课时: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基因工程的音像图片资料和实物,并制作成课件。
2、教师参考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6“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编辑成构建重组DNA模型的文字指导,复印后发给各组。
3、学生以EcoRI为例,根据教师下发的指导构建重组DNA分子模型,体会基因的剪切、拼接、缝合的道理。
二、情境创设
演示多媒体课件列举几种生物的不同性状,如下:
(1)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2)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3)人的胰岛素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浓度。
教师: 以上几种生物各自有其特定的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但是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能不能使本身没有某个性状的生物具有某个特定性状呢?例如,让禾本科植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让微生物生产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药物。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简化了生产,同时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设想能实现吗?回答是可以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在20世纪70年代终于创立了一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和音像资料展示基因工程产品,如种子、水果、疫苗或药物等。同时引出本节课题:基因工程的原理。
三、师生互动
教师:利用“问题探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1)为什么能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2)推测这种“嫁接”怎样才能实现?
(3)这种“嫁接”对品种的改良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设想用类似的方法来“改造”某种生物,使其符合人们某种特定需要,说出具体设想。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教师:杂交育种有哪些局限性?人类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改变生物。
学生:杂交育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但是,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缦,过程繁琐。我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办法解决。即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引发思考。“你的想法很好,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你的设想呢?”
学生:头脑中设想“嫁接”的过程。
教师: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剪刀、针线、运载体等。并用问题启发学生:“你能想像这种剪刀加浆糊式的’嫁接工作在分子水平的操作,其难度会有多大吗?”
学生:头脑中设想“嫁接”的过程。并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