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6.00 KB
  • 2023-03-14 20:05:01 发布

2020高中生物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知识点讲解】
时间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19世纪末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欧文顿认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
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1925年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1970年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
流动镶嵌模型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例题讲解】
对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取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答案】C
【变式训练】
对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取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答案】C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知识点讲解】
1.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其分布特点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2.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图1体现了通过体液运输实现细胞间的间接交流,图2体现了细胞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图3体现了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
(2)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
【例题讲解】
如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③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 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 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 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答案】B

【变式训练】
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
B. ②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 CO2、H2O通过细胞的方式相同
D. ②是运动的,但①是静止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D
【解析】①是三蛋白质,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A项正确;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B项正确;CO2、H2O通过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C项正确;①和②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项错误。
三、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知识点讲解】
⑴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⑵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
⑶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⑷实例:①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②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③白细胞吞噬细菌;④胞吞与胞吐;⑤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⑥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⑦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
【拓展】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的不同点
(1)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温度对此特点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