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50 KB
  • 2023-03-14 18:15:02 发布

2020高中生物 第一章专题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专题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知识点讲解】
1.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
(1)体温: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体温波动一般不超过1℃。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酶活性下降,影响酶正常催化作用,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机体不健康或发生疾病。
(2)PH:血浆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物质,以与酸性和碱性物质进行酸碱中和,维持血浆PH在7.35~7.45。内环境PH过高或过低,一样会导致酶活性下降,细胞代谢紊乱,机体不健康或发生疾病。
(3)渗透压:人体血浆37℃时渗透压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90﹪来源于Na+和Cl-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是血浆的等渗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会引起细胞失水皱缩,下降则导致细胞吸收膨胀甚至破裂,影响细胞正常功能,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4)化学成分含量: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糖、激素等含量总是在一定范围波动,如血糖正常范围在0.8~1.2g/L。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含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稳态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稳态的特点:(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典型例题】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错误的理解是(  )
A. 内环境稳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 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 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正确;该变化范围机体容许存在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现象,不是考虑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D错误。
【变式训练】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答案】C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知识点讲解】
1.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这4个系统直接参加稳态的调节。
2. 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以神经调节为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这3个系统间接参加稳态的调节。
3.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外因)以及人体自身调节功能障碍(内因),会使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发生。病例:尿毒症、糖尿病、高山反应、高烧、腹泻、酸碱中毒等。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典型例题】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B

【方法点拨】

【变式训练】
(2012·上海高考)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A正确。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B正确。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