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3-11-18 09:00:03 发布

1.4.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4.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化简分数. 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5020=1000) 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00050=20). 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比较大小:8(-4)    8(-); (-15)3    (-15); (-1)(-2)    (-1)(-). 小组合作完成上面题目的填空,探讨并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运用法则计算:(1)(-15)(-3); (2)(-12)(-);  (3)(-8)(-). 观察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探讨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 3.师生共同完成课本P34例5,P35例6、例7. 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通过课本P36例7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叙述计算的方法:先将除法转换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 (1)(-36)9;    (2)(-63)(-9); (3)(-); (4)03; (5)1(-7); (6)(-6.5)0.13; (7)(-)(-); (8)0(-5). 2.化简下列分数: (1); (2); (3); (4).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计算有2种方法:一是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是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选择题 (1)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  ) A.1   B.2   C.-1   D.1 (2)若两个有理数的商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符号相同 D.符号不同 提升能力 2.计算题 (1)(-2)(-); (2)3.5(-1); (3)-(-7)(-);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