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50 KB
  • 2023-10-01 06:18:02 发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
  2.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
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
明?”
  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引导
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
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
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
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
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
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
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以上问题穿插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隔水加热、酒精脱色这一步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老师可在
等待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①~⑤,在叶片脱色之后按步骤进行问题⑥~⑧的讨论。
  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提示注意酒精灯的安全。
  三、推导实验结论
  老师组织学生经过了设计实验的讨论,以及对教材中实验步骤的理解,学生已经对实验验证的原理和
逻辑关系非常清楚,通过实验结果不难推导出结论
  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推导:“加碘后,叶片部分变蓝,这说明叶片中含有什么?”“而遮光
部分叶片没变蓝,这说明叶片中的淀粉是从何而来?”由此推出:叶片中的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
的。老师再问:“造成叶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没有淀粉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这与我们的实验假设相符
吗?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最后老师紧扣实验标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总结实验结论。同时,老师应指出:绿色植物在光
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