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58 KB
  • 2023-09-20 07:06:02 发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 潮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导学案设计
学科:历史与
社会
年级:八年级下

课题: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

课类:新 授 时间: 班级: 姓名:
课堂
笔记
学习目标:
1.知道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概况,了解 19 世纪末列强瓜分中
国的狂潮。
2.理解它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点: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
响。
一、课前预学
1.1894 年,中日战争正式爆发,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这次战
争为 。
2.1895 年初,日军进攻 , 全军覆没。
3.1895 年 4 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 谈判,
签订了中日 。条约规定:中国把 、
及 其 附 属 岛 屿 、 割 让 给 日 本 ; 开
放 、 、 、 为通商口岸;允许
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 ;赔偿日本军费
白银 两等。

4.《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
深了中国的 程度。
5.甲午战争后,列强以 、 、 、
等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美国于 1899 年向英、俄、德、法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
政策。
7.预学质疑
二、课中导学
1.甲午战争(1894 年—1895 年)
(1)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2)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3)对比《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①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
国。
②赔款 2100 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①中国把辽东半岛、 及其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 亿两。
③开放沙市、 、苏州、
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
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
设工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丧
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大大
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英勇反抗?
2.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9 世纪末)
(1)甲午战争后,列强以哪些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会带来
什么危害?
(2)阅读教材 P95 图 8-13 时局图,找一找:哪些国家在中国有势力
范围?
(3)美国为了弥补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的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的机会,于 1899 年,向英、俄、德、法等国提出了什么政
策?,该政策的提出有何影响?

三、课堂研学
1.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B.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
自主”
C.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获得清政府赔款,以发展资本主义
2.19 世纪 80—90 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 19 世纪 40—50 年
代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增加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港口 D.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3.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
是( )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
民的反抗
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D.列强的利益
趋于一致
4.读图,回答问题。
(1)右图反映了 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时局?
(2)读图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
代表国家 势力范围 租界地(割占地)
德国 山东 胶州湾

俄国(熊) 旅顺、大连
法国(蛙) 广州湾
英国(虎) “新界”、威海
日本(太
阳)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

美国(鹰) 政策,利益均沾
(3)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内
涵是什么?
四、课余博学
《时局图》把 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
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
的作用。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图中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
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一个是虎,有守住不放的
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青蛙,有任意收揽的样
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
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时
局图》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