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2 KB
  • 2023-03-07 23:15:02 发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一个接一个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一个接一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接、觉、再”等生字,会写“过、各、种”等生字。认识部首“卩”。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当你们玩游戏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被爸爸妈妈喊回家,你们是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2.原来你们都不喜欢被别人打断啊。可是,有一个人却和你们的感受不一样哦。她是怎么想的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新课文《一个接一个》。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2)同桌互读生字,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3)出示多媒体课件,玩“摘桃子”游戏,指名学生读生字,读正确了就能帮助小猴子摘到一个桃子。2.读通读顺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2)教师巡视,指导正音,范读课文。(3)开火车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睡觉(jiàojué)各种(zhǒngzhòng),有趣(qùqǜ)好梦(mènmèng)做梦(zùozuò)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2)出示课文图片,结合第一节内容,了解课文内容。①图中的小朋友,正在玩什么游戏?(踩影子)②当她玩游戏的时候,大人说了什么?让学生画出文中大人说的话。(“快回家睡觉!”)③这时候,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这句话要怎么读呢?(指名学生朗读,指导读出无奈的感情)(3)出示最后一句,指名学生朗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说一说:你也是这样想的吗?你睡着后,会做哪些梦呢?(4)全班齐读第一小节。2.学生分组学习第二、三小节。(1)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读小节内容。(2)小组同学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①学习朗读下面的句子。讨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②读一读书中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让学生说一说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如果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为什么?(3)教师总结:虽然当我们正做着有趣的事情的时候被打断,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下一件事情中找到令我们开心的地方。就像书中的小朋友说的那样,回家睡觉了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上课了能听老师讲很快乐很有趣的故事。3.学习最后一节。(1)谁愿意来读一读最后一节?(学生自由举手读)(2)“我”是怎么想的?谁和文中的小朋友的想法一样啊?(3)你觉得她的想法好吗?为什么?4.全班齐读课文。2.根据第一、二节内容填空。,文中的小朋友正玩着的时候,被大人叫回去。她正做着好梦的时候,被大人。3.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1)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哪!(2)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很有趣的呀!A.快乐B.开心4.照样子,写句子。例: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1)吗?(2)吗?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课本生字,指名学生认读。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清字形。过、这:半包围结构,先里面,再外面。“辶”共三画。种、样、伙、伴: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4.玩一玩扩词游戏,巩固生字。5.比一比,组词语。样()伴()过()这()火()伙()中()种()五、回顾总结,拓展延伸1.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中一件接着一件有趣的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过好每一天。2.下课了,和小伙伴们玩一玩跳房子的游戏吧。6.读一读,记一记。接着接力一再再见做梦做伴有趣趣事这样这里各自各种各样[教学板书]一个接一个踩影子—回家睡觉—做各种各样的梦做好梦—起床上学—见到小伙伴,玩跳房子—上课了—听老师讲故事一个接一个有趣的事情[教学反思]《一个接一个》是一个日本女作家写的一首诗歌,诗歌充满童趣,十分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开课伊始,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让学生们从自身体会来谈感受,学生会比较有话讲,课堂氛围由此热烈起来。由于文本前三节形式相似,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但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如此,但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吃力,加上我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加强代入感,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