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02 KB
  • 2023-01-29 17:39:19 发布

人教版五年级下21.杨氏之子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的一个九岁男孩,面对客人孔君平的问题机智对答的经过,刻画了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在读通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感受杨氏之子风趣、充满智慧幽默的语言,并学会运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语文要素杨氏之子和孔君平对话巧妙,他们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一个问得巧,一个答得妙。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话的,从中体会其语言表达的幽默和风趣,感悟语言表达中智慧的闪现。我们先去认识谁呢?(杨氏之子:杨家的儿子)【设计意图】通过单元导读,引出课文题目,以学生的姓氏为切入点,抓住一个古文中典型的语言点,使学生对“氏”能够迁移运用,使课文题目导入实现了情趣与理趣的有效融合。二、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注意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提示:“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所以要分开读,不能连起来读。3.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词语:造诣、禽兽)正确书写“梁”“诣”和“禽”字。,【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学生读得不一样的地方正是他们感到困惑之处,教师将其抽出,并重点讲解,能让学生的读书有更强的指向性,让学生在朗读中不遗余力地实现读懂、读通课文的目标。三、读懂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²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²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²他们谈了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3.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交流:何以得知杨氏之子“甚聪惠”?4.谁能把课文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5.带着理解全班有感情地读课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比较容易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背诵课文。2.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教学过程一、感受机智。【语文要素】1.你听懂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为什么他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板书:杨梅——杨家果),(1)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听出来了)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来反驳)(2)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学生接读)还治其人之身。(板书:孔雀——孔家禽)(3)再读最后两句话。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可以借助板书来说说。(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2.理解杨氏子的回答。(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呢?(指名学生回答)(2)我们的回答和杨氏之子相比,你体会到了什么?(杨氏子聪明,语言幽默、有礼貌)3.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杨氏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预设:第1句话是肯定句,第2句话是否定句。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4.从杨氏子巧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杨氏子的什么特点?(杨氏子思维非常敏捷,语言也机智幽默)5.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思考了很长时间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预设:马上回答,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他是一个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的孩子。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学生接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6.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设计意图】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需要创设情境。在师生之间的一次次对读中,为学生搭建起语言实践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之上,没有教师生硬的说教,有的是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真切的体验。二、展开想象。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语文要素】预设: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暗想:我原本是想借杨梅的“杨”和姓杨的“杨”字一样,来考考这个孩子,看他是不是真的非常聪明,没想到,他居然将我的姓和孔雀的“孔”联系起来反问,回答得又是那样婉转,真是了不得!于是他笑着说:“耳闻杨氏之子甚聪惠,今日一谈,果然名不虚传哪!真是可喜可贺!”2.谁能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述孔君平的反应?(孔君平一愣,继而笑曰:“汝多智乎!妙哉,此乃可造之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小结:文言文《杨氏之子》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同学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长听,也可以直接背诵古文给家长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杨氏子回答的巧妙。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积累文言文常用字词,在学生心中留下古文的意蕴。三、拓展阅读。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介绍《世说新语》。《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大夫言谈、轶事的志人小说集。2.推荐《世说新语》。3.总结学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多读)四、课堂总结。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儒”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恰当地使用语言,远离粗俗的字眼,唇齿间流露幽默、风趣的智慧语言。【设计意图】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引导学生课外继续阅读古文,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文言文,一味单独地解词释句,只会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倦怠,从而失去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本课教学中加入了对“未闻”一词的品读,而后再有滋有味地读,增强了学习文言文的情趣,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了很好的诠释。之后,尝试变换不同的角色,创设情境进行师生对读,在语言实践中悄然走近杨氏之子,体会他的机智,为文言文的学习更添一缕韵致,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