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34 KB
  • 2023-01-29 17:15:22 发布

人教版五年级下15. 自相矛盾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内容分析本文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说话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本课需要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语文要素推测卖矛和盾的人的思维过程的前后矛盾。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背诵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教学难点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参透学寓言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刻舟求剑井底之蛙买椟还珠预设::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寓言故事成语)2.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刻)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出示矛和盾的图片)预设: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成语特点,引出寓言故事成语,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猜测课题意思,帮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二、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鬻盾吾盾弗能夫,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出示全文节奏划分)3.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预设: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穿透!”集市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汉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三、精读课文。1.这句你读懂了什么?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2.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那到底有没有人买呢?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语文要素】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猜想: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兄弟——(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年轻人——(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3.那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是什么反应呢?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其人弗能应也。4.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谈谈自己的理解。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背诵课文。,【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2题而设计。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2.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学生在了解故事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教学过程一、感悟寓意。1.说一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预设: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说话做事皆应三思而后行。2.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全班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而设计。二、对比阅读。【语文要素】1.你们是喜欢文言文的《自相矛盾》,还是喜欢现代文的《自相矛盾》?预设:文言文短小精悍,但难懂;现代文通俗易懂,但篇幅较长。2.(出示作者简介)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至今仍让人受益无穷。你来想一想这个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不能)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这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一致,做生意要实事求是,讲诚信)【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版本和现代文版本的对比阅读,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韩非子,明白一个人的思维的重要性。三、总结提升。1.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预设:因为这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不一致,无法自圆其说。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为了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2.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文言文的?预设:先把文言文读通读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最后做到熟读成诵。3.小结:今天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韵味。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逛了逛古代的集市,了解了一个引人发笑的楚人,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不要像这位楚国人一样自相矛盾!【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今后学生自学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内容当中去,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设计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读、说、问、演等环节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深刻地明白寓言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