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80 KB
  • 2023-01-29 16:53:04 发布

人教版五年级下11.军神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四单元第11课军神内容分析课文是一篇小说,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为了减少麻醉剂对大脑的影响,强忍巨大疼痛接受了手术,展现了钢铁般的意志。读懂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语文要素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沃、匪、绷”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沃”等15个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16个词语。2.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过程与方法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刘伯承为了全身心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2.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沃、匪、绷”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13个词语,会写“庆、诊、沃”等15个字。2.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东汉末年,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为《军神》。(板书:军神)在你们心中,军人是怎样的?2.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谁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让学生注意到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二、初读感知。1.谁是军神呢?(刘伯承)谁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因为刘伯承不打麻醉剂做眼球割除手术,还数出了手术一共七十二刀)2.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这篇课文讲了当时任川东支队将领的刘伯承同志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眼球割除手术的事。在手术过程中,他因惊人的表现而被德国医生高度称赞为军神。3.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预设: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3.请同学们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4.检查词语预习情况。(出示词语)书写“龄”“衷”“慈”。小结:本文写了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设计意图】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品读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出示对话部分)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预设: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①刘伯承受重伤;②刘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术,但拒绝使用麻醉剂;③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1)说一说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预设:①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②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刘伯承是川中名将,他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③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12月25日,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战斗中,刘伯承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一弹从右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由于缺医少药,加上经此一役后各地都在悬赏追捕护国军将士,刘伯承在年底才几经辗转,来到重庆临江门外德国医生沃克开的诊所。预设:因为当时护国军将士遭到追捕,刘伯承在不知道沃克医生是敌是友的情况下,只能隐瞒姓名和身份。(2)此时此刻,你心中对军神刘伯承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仰、肃然起敬)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设计意图】通过读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对话,体会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内心想法。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为完成课后第四题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好准备。四、品悟人物。【语文要素】,1.请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一部分,一边看一边圈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出示描写动作和神态的句子)(1)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预设: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由开始的冷淡变成愣住、惊疑、目光柔和、生气、再一次愣住、口吃,还感受到刘伯承的从容镇定。质疑:①课文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②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惊疑什么?③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2)带上动作和神态分角色表演读一读。2.从对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预设:(1)沃克医生解开病人眼上的绷带后愣住了,是因为病人受的伤太严重了。(2)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是因为他看到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如此从容镇定。(3)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刘伯承要求做眼球摘除手术时不打麻醉剂,口吃是因为他太震惊了。3.读懂了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你们有什么感受?师生共读体会。小结:这是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设计意图】紧扣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体味、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体会细节。【语文要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他为什么如此肯定?(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1)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预设:为了指挥好以后的战斗,我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所以我不能打麻醉剂,它会影响脑神经。为了带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我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2)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却不打麻醉剂。(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2.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出示第16自然段)(1)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沃克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很紧张)(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预设:他担心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无法忍受那钻心的疼痛而晕过去。病人晕了,医生的手术就无法进行,只能宣布手术失败。沃克医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刘伯承,不想让手术失败。3.刘伯承能忍受得住这钻心的疼痛吗?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1)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疼痛的词句。(一声不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居然被抓破)(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3)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做眼球摘除手术的时候,刘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单。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不管多痛我都得咬牙坚持住,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坚持到最后),小结:只有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读得有感情。【设计意图】紧扣细节描写,抓住对刘伯承在手术中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沃克医生做手术时的紧张,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二、讲述故事。1.默读课文第三部分(第18~26自然段),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1)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预设:①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②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③为什么称他为“军神”?(1)快速浏览手术中和手术后两部分内容,找一找他和一般的军人有哪些不同?预设:在动手术的过程中,即使用麻醉药也会感到疼痛,一般的军人都会叫出声来,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却一声不吭。并且在手术中一刀一刀地数,一刀都不漏,表现出惊人的毅力。“脸色苍白、勉力一笑”体现了整个手术过程给他带来的剧烈的疼痛。经受了七十二刀,虽然脸色苍白,但他勉力一笑,将这个痛忍过去了,这证明了他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不愧是军神。(2)第22自然段中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敬佩、赞美)2.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或是一个普通军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称赞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3.请以沃克医生的口吻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1)学生练习讲故事,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名学生在班内讲故事。【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注意引导学生揣摩课文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如对话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既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人文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三、拓展延伸。1.出示古诗。赞军神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刘伯承真是意志如钢。他的毅力超过了一般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军神。2.拓展资料:刘伯承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同邓小平率部队行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他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参与指挥百万雄师下江南,之后,他主动请缨,解放西南地区。他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让人敬佩。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向他学习,磨炼自己的意志,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中人物精神的熏陶感染。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课堂上多让学生自由交流。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对话,然后谈一谈感受。让学生充分说,引导他们自己谈感受,在边读边说中感知课文。指导学生读刘伯承动手术的那一部分时,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感受最深的词语。学生边说边读,很快地就找到了相关的词语,体会到了刘伯承的心理活动。类文链接2.精读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学生们对刘伯承的“军神”形象已经感受很深了。然而作为我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的光辉事迹远不止此。教师介绍刘伯承元帅取得的伟大成就,树立伟大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树立更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