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15 KB
  • 2023-01-29 15:01:25 发布

人教版四年级下5.琥珀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内容分析《琥珀》是由德国著名科普作家柏吉尔所著《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的故事改写而成的。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苍蝇和蜘蛛被包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介绍了一对父子在海边发现琥珀并由琥珀展开的推测。采用生动的讲故事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既贴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琥珀图片)这就是琥珀。(板书课题)(1)介绍有关琥珀的知识。(2)介绍文体,感受特色。2.《琥珀》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文,也就是文艺性说明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随着作者的推测,去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传奇故事吧!【设计意图】为避免课堂教学沉闷,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对琥珀的形成过程产生兴趣,再让学生了解、欣赏有关图片,初步感知琥珀的美丽。此板块旨在扫除教学中潜在的理解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1)开火车认读;自由练习认读。(2)正音:“脂、拭、渗”读翘舌音。学习多音字“扎”。(3)哪些字在认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预设:“珀”读“pò”,不要读成“bó”;“脂”读“zhī”,不要读成“zhǐ”;“湃”读“pài”,不要读成“bài”。(4)识记“餐”字。,餐,吞食。采用“食”作部首,采用“”作声旁。(5)比较形近字:脂—指;晌—响;测—侧;详—祥。,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小组轮读;全班齐读。(提示:“辣”读là)3.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被发现的,以及有什么价值。写作顺序:课文先写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再写琥珀被发现,最后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会抓住主线,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三、合作朗读。合作朗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交流:你对琥珀还有哪些了解?针对课文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学会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收获可真不少。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琥珀》,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式之一,反复诵读文本,能使学生深入课文,发现问题,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2.能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琥珀的化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看到这两只小动物,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景?,预设:琥珀是透明的,里面包裹着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挣扎了很久。2.这是你们的想象,科学家们是怎样推测的呢?请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最后一段)(1)比较“想象”与“推测”。预设:“想象”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推测”就是根据一种事实去想,要有理有据地想。(2)你认为在想象和推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要有什么样的科学态度?预设:要特别认真;要细心、严谨。【设计意图】让学生由一个旁观者——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想象”和“推测”的,转换为一个“主导者”——亲自进行一番“想象”和“推测”,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二、合作探究。【语文要素】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一系列情景。(经过、环境、结果)(1)(出示第3自然段)提示:描写炎热的天气,为琥珀的形成做铺垫。朗读指导:朗读时读出小苍蝇的快乐和天气的炎热来。(2)(出示第5自然段)你们想象一下,蜘蛛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高兴)那你能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吗?①想象:假如这是一只幼小的蜘蛛,你会怎么读?预设:带着稚气的语气读。②请自由朗读,读出属于“自己的滋味”。(3)(出示第6自然段)为什么这个故事会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呢?预设:因为天气炎热才会使松树滴出松脂。这也是琥珀形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4)(出示第7自然段)你能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体现事情发生得很凑巧的词语吗?预设:强调突出“刚、突然、刚好、一齐”。小结:这是多么凑巧的一件事情呀,就像这位同学分析的那样。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真实地再现这一凑巧的事情。,(5)(出示第10自然段)请大家想象,还会有怎样的情景出现?关于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①质疑: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的时间呀?预设:因为没有这么长时间,是无法形成琥珀的。②指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6)(出示第11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地壳的变化呢?预设:地壳的一系列变化,也是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2.通过阅读科学家的想象的句段,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琥珀形成的一系列画面。现在请同学们推测以下几个问题。看看你们的推测科学吗?有充分的依据吗?²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哪些?²琥珀为什么能得到完整保存?²科学家研究琥珀有哪些价值?(1)课文中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哪些?预设1:需要天气炎热、老松树、小苍蝇和小蜘蛛,松脂还要不断地往下滴。预设2:还需要形成化石,包括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地壳运动,海水淹没了那片松林,松脂球被掩埋在泥沙下面。这些条件合起来才应该是琥珀形成的条件。(2)琥珀为什么能得到完整保存?预设1:因为琥珀在地壳运动以后,一直被埋在泥沙下面,没有受到风沙、空气的腐蚀。预设2:发现琥珀的人能很好地将琥珀保护好并展现在世人面前。3.“科学家”互访,提出并解决问题。【设计意图】现场竞答,“科学家”互访,互提问题,共同讨论,学生对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和“合作互动”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聪明才智得到尽情发挥。学生在一问一答间,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也突破了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三、写法总结。1.德国作家柏吉尔根据这样的推测写成了这篇文章——《琥珀》。请大家再认真读课文,思考:你认为他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语文要素】预设:《琥珀》中既有事实,又有想象,写得特别生动。,2.听了科学家有关琥珀的想象和推测之后,要是让你写,你会怎么写?你一定会按照柏吉尔的写法来写吗?这只小蜘蛛一定是为了吃掉小苍蝇而不幸被淹没在老松树“粘稠的黄色泪珠里”吗?有没有别的可能?预设1:可能是小蜘蛛寂寞了,想找小苍蝇玩耍,恰巧被困在了松脂里。预设2:可能是小蜘蛛看小苍蝇太漂亮了,产生了妒忌心理,想吃掉小苍蝇,结果不幸遇难了。四、课堂总结。你们都很有创作才能,都很了不起。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琥珀的知识?可以上网查一查,互相交流。我相信,只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学会大胆想象,合理推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你们将来也会成为科学家或作家的。【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想象、创作。通过角色转换,鼓励创新,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理解到位而深刻,思路通畅而开阔,想象丰富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而流畅,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不拘泥于教材,学生不受制于课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老师完全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表达,类文链接根据自己的方式讨论、交流、学习。学生们时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历史的长空里翱翔,时而又回到现实世界提出一个个疑问。课堂上,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开放的,他们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开放的,课堂由此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