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4.40 KB
  • 2023-01-18 11:23:20 发布

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一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内容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五个板块内容。“识字加油站”通过公园导览图,借助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识记十个生字。“字词句运用”第一题要求给短语补充合适的词语,并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第二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书写提示”呈现了两组半包围结构的字。通过对“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观察、比较,发现包围部分撤、捺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引导学生在读背的同时,感受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我爱阅读”编排的是拟人体童话散文《笋芽儿》。课文形象地讲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1.人文主题:春天2.注意重音和停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2.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3.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积累语言,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2.根据观察,掌握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书写规则,并迁移到其他同类型汉字的书写中。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1.体会同样的句子,读法不同,表达的重点也不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笔画的伸展。2.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教学难点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2.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3.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4.根据观察,掌握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书写规则,并迁移到其他同类型汉字的书写中。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创设情境,认读词语。,小朋友们,在这美好的春天里,让我们一起去公园逛逛吧!(课件出示公园导览图)来到公园门口,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张图。(1)根据图示相机指认。这些景点设施你们熟悉吗?(2)认读词语。①自由读,同桌互读,把词语读准确。②教师逐一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指名认读。③奖励认读全部正确的学生,教师点评。④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词语,学生互评。⑤齐读没有拼音的词语卡。(3)交流识字方法。①归类识字:“亭、厅”是后鼻音,“餐、咨”是平舌音。②字理识字:“亭”也是个象形字,结合小篆字形进行识记。(课件出示“亭”的小篆字形)③加一加:次+口=咨王+里=理厂+丁=厅2.场景再设,巩固词语。(1)在这10个生字里,有些可以成为朋友,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2)指名回答:管—理→管理咨—询→咨询宝—塔→宝塔餐—厅→餐厅(3)学生交流词义。(4)拓展延伸。给“亭、剧”找朋友,指名说,教师点评。(5)场景再设,掌握方法。通过这张公园导览图,我们知道了公园里的景点和设施,现在,你想去哪儿呢?①设置情境。a.情境一:我们现在在餐厅,想去湖心亭,该怎么走呢?b.情境二:如果我们在湖心亭玩了一会儿,想去宝塔,该怎么走呢?②同桌交流,指名汇报。③师生评议,教师点拨。游玩时,要注意看导览图。要弄清楚自己的所处地和目的地,以及方位顺序。如果出现了几条路线,就看哪一条路线最近,最方便。3.情境拓展,延伸识字。,(1)小结:我们在一张小小的公园导览图上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特别是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你们高兴吗?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识字的。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藏着生字宝宝呢?(2)全班交流,指名说,教师总结。(课件出示电影票、药盒、站牌、商店招牌等图片)【设计意图】通过由字到词的过关活动,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创设生活情境,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本引向生活,让学生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二、字词句运用(一)【人文主题训练】1.观看视频,想象画面。(1)欣赏《找春天》的视频,教师配乐朗读。(课件播放《找春天》的视频)(2)教师引导:同学们,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小组合作交流,指名汇报。点拨: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如听觉、视觉、嗅觉等来感受春天。2.补充词语,感受画面。(1)你能补充合适的词语吗?①学生填空。(课件)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微风的柳条的草坪②交流汇报,师生评议。提示:补充的词语可以是表示颜色的,也可以是表示形状或感受的,只要能体现春天的特点的都可以。③教师领读补充好的短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所填词语构成的画面。(2)仿照例句说一说。(课件)·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①指导说话。引导学生用“我看到了……”和“……让我感到春天来了”说话。②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课文《找春天》和补充词语、想象说话相融合,温故而知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三、字词句运用(二)【阅读要素训练】1.想象画面,读句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1)自由读,读准字音。指导“软”的读音。(2)同桌互读,检查是否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了。(3)想象画面,指名读,齐读。2.一问一答,读句子。(1)一问一答,师生合作读。老师问,学生答。(2)全班交流,发现不同。明确:句子的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强调的重点也不同。(3)师生再合作练习,一问一答。学生问,老师答。(4)同桌互相练习,互相检查。3.迁移拓展,读句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妈妈买了一件蓝色的连衣裙。(1)想想这句话有哪些读法。(2)指名交流,教师点评。(3)指名范读。(4)小结:句子的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强调的重点也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读句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寓教于乐。四、书写提示1.火眼金睛抓特点。(1)分两组同时认读“底、原”和“处、递”。(课件)①指名认读,教师指正。②引导观察,明确:它们都是半包围结构。(2)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课件)①出示“底、原”和“处、递”。,②分组观察,指名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学生交流。提示:两组汉字在结构位置上有不同。“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2.认认真真练写字。(1)虽然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但它们的写法一样吗?(课件出示书写提示)提示:“底”和“原”是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端正;“处”和“递”是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舒展,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端正。(2)教师分两次示范写。(3)学生练写字。①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②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议。③学生修改后再次练写,教师点评。3.触类旁通找朋友。(1)大家还知道哪些这种结构的字呢?同桌交流,指名汇报。(2)示例:左上包围的字有“床、层”等,左下包围的字有“还、这”等。【设计意图】先观察比较,再仿写、练写,最后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规范书写的水平。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并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2.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引入,板书课题。(1)单元主题入手。同学们,我们在《找春天》中找到了春天,大家还记得春天的眉毛指的是什么吗?(小草)(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小草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板书课题。2.了解诗题,渗透方法。(1)指名读诗题和作者,相机指导读准字音:赋、唐、易。(2)“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古原草送别”:通过写古原上的野草,表达送别之情。(3)理解题意。(4)再指名读诗题和作者名,然后齐读。【设计意图】诗题是诗歌的窗口。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预见诗歌的主要内容,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二、朗读古诗,想象画面1.初读古诗,读准读顺。(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教师相机指导。(3)同桌互读、互检,分组读,男女生分开读,齐读。2.再读古诗,读出画面。【人文主题训练】(1)读了古诗,哪些地方你不明白呢?学生提出疑问。预设:“离离”“枯”“荣”分别是什么意思?(2)答疑解惑,相机指导。①“离离原上草”:结合课本插图,边读边想象草茂盛的样子。(课件出示课本插图)②“一岁一枯荣”:引导学生想象春季的草和冬季的草,通过对比,理解诗句的意思。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引导学生想象春风吹绿大地,小草萌发的景象,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3)指导朗读,读出韵味。【阅读要素训练】,①读好古诗,不仅要注意停顿,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想象画面时,我们要能读出小草“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读出赞叹的情感。②指名读,齐读,教师点评。【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自读古诗,把诗句读正确,然后指导他们边读边想象,把诗人描绘的画面读出来,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三、熟读古诗,积累背诵1.熟读古诗,积累背诵。(1)学生自由读古诗。(2)小组合作读。教师点评。(3)指名比赛读。师生评议。(4)教师配乐读,学生个性读。①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请学生们闭上眼睛听。思考: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②学生说感受,再读。(5)学生练习背诵。(6)指名配乐背诵,配乐齐背诵。2.补充拓展,拓展延伸。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大多通俗易懂,课后,大家可以再找找白居易写的其他诗,读一读。【设计意图】配乐吟诵、背诵古诗,让学生完全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的情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积累白居易的诗,从课内走向课外。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2.培养学生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读感知1.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提问引入。①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课件出示竹子图)②竹子小时候有个好听的名字——笋芽儿。(课件出示笋芽儿图)(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音。“笋”是平舌音,“笋芽儿”带儿化音。2.初读短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①圈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②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弹奏漆黑撒娇滋润自豪唠叨轰隆隆叽叽喳喳①自由读,同桌交流词义。②指名读,齐读。(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正确地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此环节为后面的阅读理解奠定基础。二、朗读短文,想象理解1.再读短文,启发思考。(1)老师范读短文,引导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学生自读短文,交流。提示:沉睡的笋芽儿钻出了地面的笋芽儿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2.全班交流,理解短文。(1)“沉睡的笋芽儿”。(课件出示笋芽儿在土里的图片)①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春雨姑娘、雷公公)②春雨姑娘、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a.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b.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春雨姑娘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厚重)③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a.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向上钻。b.学生表演这些动作,教师点评。小结: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呼唤中,在竹妈妈不停地唠叨中,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2)“钻出了地面的笋芽儿”。(课件出示钻出地面的笋芽儿图片)①这时的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②指导朗读。③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点评。④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景色,说了什么?(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⑤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点评。小结:在春雨姑娘的爱抚下,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小小的笋芽儿终于长大了,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3)“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课件出示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图片)①长成一株健壮竹子的笋芽儿,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②用这种心情齐读笋芽儿说的话吧!教师点评。③笋芽儿终于长大了,你能代表她来感谢那些帮助过她的朋友吗?a.同桌交流。b.指名说,教师评议。小结:多么可爱、勇敢的笋芽儿,让我们也像笋芽儿一样快乐成长吧!【设计意图】分层次教学,朗读感悟,指导读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方法。三、角色体验,感悟成长1.角色体验,情境感悟。(1)分角色朗读。,①因为大家的帮助,因为笋芽儿的勇敢,她终于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让我们一起回顾她的成长历程,将她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演一演。②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2)情境感悟。①如果我们都是笋芽儿,最后都长成了健壮的竹子。此时此刻,站在山冈上,除了倍感自豪外,你还会说些什么呢?②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教师评议。2.表达感悟。(1)大家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呢?你想对那些关心过你、帮助过你的人说些什么呢?(2)学生思考,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笋芽儿的成长联系到自身的成长,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学会感悟成长的快乐。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字词学习,注重方法。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拼音提示,结合导览图,识记相应的汉字,从汉字到词语层层推进,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积极识字,在书写指导时,先放手让学生观察,找出特点,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教学“字词句运用”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发现不同的提问需要回答什么内容,然后通过一问一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意重点读出不同的重音。《笋芽儿》这篇文章生字较多,我先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借助拼音,把文章读准、读流利。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通过三个小部分,发挥想象,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