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8 KB
  • 2023-01-17 16:57:04 发布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三单元测量课题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整节课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学分层次展开,教学分米的认识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等步骤,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经历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体会到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感受并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米尺、1分米长的纸条。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师:那么请大家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吧。2.课件出示习题。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只蚂蚁长约5()一只长颈鹿高约6()一只小花猫高约40()一只狗身长约8()学生能比较容易填出前3个空,但第4空学生会有疑问,他们发现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和8毫米又太短。师: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时,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冲突产生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认识新的计量长度的单位的必要性。二、自学新知识,合作探究1.认识1分米。(1)自主学习。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2。师:同学们,请根据我们上一节课学习毫米的经验,自学例2,把你们学到的新知识圈一圈,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作记号。学生自学。(2)汇报交流。师: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预设1:学生会把教科书重要的点读出来,却不是很理解。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实际操作。多问“是这样吗”“你看到了吗”“还有谁能找到1分米有多长”这类问题。预设2:学生在理解1分米有多长的基础上会通过估量身边常见的物体,体会1分米的大小。例如:一拃。预设3:学生没有米尺,只能根据教科书说1米等于10分米。教师可提供米尺,让学生找一找1米里有多少个10厘米,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1米等于10分米。预设4:学生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问题,例如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在后面进行操作探究。如有学生能合理表达,后面的探究则为巩固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知识梳理,并板书。师小结: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10分米就是1米。,(3)操作感知。让学生拿出刻度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再找3~5个学生在米尺上寻找1分米。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有多长。(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再次回顾自学知识,知道1分米=10厘米。师:先闭眼想象1分米的长度,再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最后用尺子量一量,看画得准不准确,可以多次调整。【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情,给学生创造适当的环境,发挥其自主能力,在逐步完善中学习新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再运用,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并与之前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知识体系。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的高度。3.认识几分米。师:在米尺上指一指2分米、5分米、7分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一比。4.再次理解米和分米的进率。师:以分米为单位测量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猜想过后,师提问: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预设1:在米尺上数一数,发现1米=10分米。预设2:用木条测量结果,发现1米=10分米。预设3:从已有知识出发,100厘米等于1米。100厘米里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所以1米等于10分米。【设计意图】从多个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猜想,验证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补充并巩固自身的知识。5.自主学习例3。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3。学生自学例3,独立完成,交流思维过程,集体订正。(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师:从课件的左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宽是多少,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个10毫米,也就是20毫米。师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可以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10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师:从课件的右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多少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吗?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8个10厘米,8个10厘米就是8分米,所以80厘米等于8分米。师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可以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设计意图】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完成教科书P23“做一做”。全班交流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在学生不能完整表达时,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整表达。例如:1分米是()厘米,7分米是()个1分米,也就是()个()厘米,所以7分米等于()厘米。2.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3~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第4题要求学生说出解答过程。3.趣味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师:他这样写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怎样改合适?学生会发现小马虎的日记中用到的长度单位都与现实生活不符。【设计意图】通过针对性地练习,因材施教,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过的长度单位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判断和改正,不仅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建立长度观念,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合理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1.师: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课外延伸。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2厘米=20毫米2厘米是2个1厘米,1厘米=10毫米,所以2厘米是2个10毫米,是20毫米。,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有上节课的基础,通过建立冲突让学生明确比厘米大、比米小的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的产生也是源于生活需求,当然也可运用于生活。但在探究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时,学生由于不能逐个观察操作,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到后期的掌握简单的单位换算方法时,学生不能很好地建立它们的联系,不能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只会说加“0”“减0”等不规范的词。这种情况可以结合之前的长度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让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再让学生整体观察,然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