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21 KB
  • 2023-01-17 14:42:49 发布

人教版六年级上19.只有一个地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六单元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内容分析《只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说理清晰、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莹、裹”等12个生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句,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学会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2.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莹、裹”等12个生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课件出示象形文字:母)(“母亲”的“母”)看到这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妈妈)除了自己的妈妈,你们还会把什么也称作母亲呢?(祖国、地球)我们还可以把地球称作什么?(水球、生命的摇篮、家园……)2.这个在浩瀚宇宙中美丽的星球,就是地球。(课件出示宇宙中美丽的地球图片)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母亲,还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地球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3.齐读课题。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宇宙那么大,地球真的只有一个吗?设计意图:课题质疑作为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阅读期待,使学生更快融入新课的学习。,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了解科学小品文。(课件)科学小品文: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2.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读完课文,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地球?3.检查自读情况。(1)认读字词。(课件:本课词语)多种形式读记生词,正音。(2)关键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指名读,正音。试着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关键语句是文中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把握了关键语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三、概括大意,初解课题1.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小组讨论:为什么文中说“只有一个地球”?3.指名交流。4.教师小结:课文到底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呢?等读完全文,我们应该会找到答案。,设计意图:解读课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中心和主要内容。有效地解读课题,能使学生把课文题目读懂、读透、读出感情来。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能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请同学们开火车读一读以下词语。(课件分组出示词语)第一组:遥望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第二组:渺小茫茫宇宙第三组:有限资源枯竭不加节制毁坏滥用威胁生态灾难第四组:指望移居设想别无去处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二、深入解读,明确中心同学们,文中提到在宇航员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呢?1.感悟地球的渺小。(课件)(1)指名读第2自然段。,(2)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为什么还说它是“渺小”的呢?说说你的理解。(它是与宇宙相比较而言的,而且它只有那么大,不会再长大。因此说它是渺小的。)(3)练习,体会说明方法。选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u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u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2.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课件)(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文中提到了哪些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2)指名说说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课件)不可再生资源: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可保持增长率再生的资源。(3)请用文中的句子说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4)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呢?请用文中的例子说明。(从“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可以看出如果人类不节制使用、不保护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5)体会第4自然段中“本来”用词的准确性。(课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如果把这句话中的“本来”去掉,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6)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课件)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①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地球?请展开想象说一说。,预设一:我看到了地球到处都是汽车,尾气让天空布满灰霾。预设二:我看到了地球许多河流的水污浊,上面漂浮着许多不同颜色的泡泡……②课件出示地球被污染的图片。③小组合作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④全班交流,小组展示。3.明确人类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的事实。(课件)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1)理解“至少”的意思和用词的精确。这个词说明了“40万亿千米”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2)感悟“40万亿千米”有多远,体会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星球。(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第一句话。(4)了解“移民基地”的设想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实。学生交流火星和月球的相关知识,了解“移民基地”的设想是遥远、难以实现的事情。(5)资料袋:(课件出示相关知识链接)月球:月球没有大气,再小的尘埃也会直接轰击月面。月面条件比地球条件恶劣得多,白天接近130摄氏度,晚上低于零下170摄氏度,而且是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各占半个月,交替进行。火星: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一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冬季最低温度为零下125摄氏度,夏季最高22摄氏度。有稀薄的大气,虽然没有看到液态水,但有水流痕迹,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尽管火星与地球最相似,但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等这些可怕的问题,还是让移居火星暂时只是梦想。4.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宇航员的感叹不无道理:地球的确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6.小组交流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7.小组代表总结。(课件)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地球是渺小的↓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无法移居第二个星球↓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三、课堂小结,感情升华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呼吁:精心保护地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作业设计1.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2.设计环保宣传广告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虽是科学小品文,用词严谨的同时,表达却很生动。文中赞美地球的语言特别生动,通过指导朗读,读出赞美之情,感受地球的可爱,与后面“地球容易破碎”的内容相照应,可以使学生更加由衷地热爱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园,更加发自内心地要保护地球。研读“地球的易碎性”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观看图片等,使学生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伤痕累累的家园与前面看到的、感受到的美丽家园形成了对比,内心形成冲击的同时,更是希望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升华情感,内化行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有了保护地球的愿望时,让学生动笔设计宣传语,更具说服力,所写的宣传语更是发自内心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