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5 KB
- 2023-01-13 16:42:36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师说【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学生自主探究3.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想】结合《劝学》总结文言文的基本学法: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教学过程】一、预习安排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二、课堂进程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4.学习第一段:(1)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2)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受、闻、师。①老师是干什么的?②人为什么需要老师?③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3)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4)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5.学习第二段:(1)朗读:点读──师正音──齐读。(2)理解文本: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弄懂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参与下面问题的讨论,并且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下列几个词的意义:师道、出人、犹且、众人、身、耻师、惑、族、谀。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有何区别?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②今之众人对自己和对孩子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区别?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不同?④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抨击了“耻学于师”的陋习。)⑤本段文字论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比。)(3)熟读──背诵──齐背。(4)老师总结:本段运用了三个对比,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这是结合当时的现象从反面进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应的,前面提出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惑的现实,然后通过三个对比来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尾两句与首句照应,再次说明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6.学习第三段:,(1)朗读:点读──齐读。(2)理解文本: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有:常师、徒、贤、不必、术业、专攻、通、时、嘉、贻。讨论下列问题:①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②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各自背──齐背。(4)老师总结:这一段,列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7.学习第四段:(1)朗读:点读──齐读。(2)理解文本: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应掌握的重点词语有:传、拘、嘉、贻。并参与讨论一个问题: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3)各自背──齐背。(4)老师总结:这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8.理解全文结构:(这是为学生背诵课文作准备。)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并形成如下板书:三、段意论点1.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2.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3.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分论点:圣人无常师。4.说明写本文的原因结论:向后学号召。(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四、背诵全文:,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写作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快速地背下全文。五、课后拓展:1.学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2.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请谈谈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