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2023-01-10 14:38:34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文编排: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主题指向:我们的家园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语文素养: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2.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变迁。3.研读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认识和思考。4.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单元目标:1.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2.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3.阅读有关调查研究、乡土风俗等方面的文章,帮助完成本单元要求的学习活动,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常见工具书和网络,根据一定的目的,查阅所需信息资料,快速定位信息。,4.学会从现象中提炼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形成专题研究的意识,根据事实说话,学会论证说理;学会分析梳理材料,提炼研究发现,了解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一般要素并完成调查报告写作;培养自己理性思考、深入认识问题的能力。编写意图: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单元设计:第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梳理值得记下的“人和物”素材,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识,感受家乡的底蕴。第二个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从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任选一个主题,在某一个专题方向深入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第三个学习活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从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思考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伸。三个学习活动设计的侧重点:第一个活动侧重通过调查、访谈、记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第二个活动侧重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象,辩证思考文化发展与个人、社会的关系;第三个活动侧重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后,提出丰富家乡文化生活的建议。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感情。,设计目标: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会调研、专题研究、合作学习,提高发现和提出、分析和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三项学习活动,每一项都能容纳上面提到的三方面的“设计目标”。三项学习活动,可以三选一,也可以顺次完成;通过一个学习活动,将调研、专题研究、合作学习的任务做精做透,也能达成本单元的既定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一项任务,都要有归纳与整合,最后可以设计“交流与研讨”的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2.本单元可以集中学习,可以穿插在学期内进行;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整合三项学习活动,结合本地资源作适当的调整。3.选择好几个阅读文本。选择一篇好的访谈类文章,从具体的文章入手,了解特点和重点,避免枯燥学习。选择一篇好的调查报告,从报告入手,学习注意事项和调查重点以及如何分析等。选择一篇好的家乡建设文章,从文章入手,看看这样的文章如何写作。如访谈类文章:访谈冯骥才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冯骥才谈过年《人民日报》(2007.2.9);《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