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2023-04-07 06:44: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1. 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 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 明确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4. 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二、【知识网络构建】——纵横联系 融汇贯通
三、【主干知识梳理】——聚焦考点 点点必到
1.中华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见证:文字和史书典籍);
(2)博大精深(①独特性;②区域性;③民族性:a.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
个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b.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
宝,共同铸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c.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
宿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民族精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
①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
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怎样弘扬与培育?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人人成
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4)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核心
①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②特征: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具体内涵。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四、【重点问题直击】——点石成金 寻求突破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五、【模拟仿真训练】—— 一试身手 扬帆高考
1.(2016 届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扶”的甲骨文
(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援的手。“扶”
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
可少的。这表明( )
①互助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④文化的发展能推动经济的繁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2.(2016届吉林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
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
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
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 )
①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箸文化虽可以表达民族情感,但不能成为民族
情感的“集中表达”,①表述不准确;材料中不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中华
文化源远流长...
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1. 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 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 明确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4. 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二、【知识网络构建】——纵横联系 融汇贯通
三、【主干知识梳理】——聚焦考点 点点必到
1.中华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见证:文字和史书典籍);
(2)博大精深(①独特性;②区域性;③民族性:a.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
个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b.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
宝,共同铸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c.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
宿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民族精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
①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
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怎样弘扬与培育?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人人成
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4)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核心
①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②特征: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具体内涵。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四、【重点问题直击】——点石成金 寻求突破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五、【模拟仿真训练】—— 一试身手 扬帆高考
1.(2016 届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扶”的甲骨文
(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援的手。“扶”
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
可少的。这表明( )
①互助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④文化的发展能推动经济的繁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2.(2016届吉林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
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
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
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 )
①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箸文化虽可以表达民族情感,但不能成为民族
情感的“集中表达”,①表述不准确;材料中不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中华
文化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