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54 KB
  • 2023-04-06 12:56:02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新课标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明学习
目标]
1.把握 1 关系 1 制度 1 方针——
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2.掌握 3 个原则——处理民族关
系的三个基本原则
3.理解 4 个优越性——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建知识体系]
[备核心
素养]
1.政治认同——增强对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和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
针的认同
2.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态度看
待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法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
族团结的义务
4.公共参与——青少年学生作为
公民应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
第一框 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
一、民族关系及其处理原则
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①内涵: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
的义务。
②原因: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
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澄清认知]
(2)民族团结原则
①内涵: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

谁的大团结局面。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
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②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①内涵: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澄清认知]
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
化共同繁荣。
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地位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地方 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内

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必然性
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
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澄清认知]
(1)关于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各民
族聚居的地方,更不是设立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
一领导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
(2)关于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一、判断题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提示: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前提和基础是自治权。(×)
提示:是聚居而不是居住的地方,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自治权是核心内容。
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提示: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提示: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提示:自治机关包括人大和政府,只有人大才有立法权。
二、选择题
6.“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