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00 KB
- 2023-04-05 22:32: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微专题 主观大题常考点专攻(七)——文化创新
[热点缘由]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属于常考常新的命题
所在。命题紧扣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通常以文化创新的典型事例、国家推进文化创新的
重要决策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文化创新的相关措施,突出考查准确分析信息、全面调动知
识的能力。
[必备知识掌握牢]
一、准确调用知识“保准度”
二、记牢答题术语“保规范”
1.推动文化创新的原因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
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
要保证。
(3)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
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推动文化创新的措施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
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
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
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
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6)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
文化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三、运用时政用语“保亮度”
1.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2.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3.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4.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5.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文化生产力。
6.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
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7.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规范答题领悟好]
[典例] (2017·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 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
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
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
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
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
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
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
视观众超过 11 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
功的原因。
一、审题要“准”
1.审知识范围:“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是一个大范围,细审前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成功案例”,则锁定了“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小范围。
2.审题型:属于原因类题目,应当遵循“理论+意义”的答题模式。
3.审设问指向:《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二、找点要“全”
从教材
中检索
①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②展示了
...
[热点缘由]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属于常考常新的命题
所在。命题紧扣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通常以文化创新的典型事例、国家推进文化创新的
重要决策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文化创新的相关措施,突出考查准确分析信息、全面调动知
识的能力。
[必备知识掌握牢]
一、准确调用知识“保准度”
二、记牢答题术语“保规范”
1.推动文化创新的原因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
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
要保证。
(3)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
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推动文化创新的措施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
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
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
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
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6)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
文化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三、运用时政用语“保亮度”
1.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2.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3.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4.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5.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文化生产力。
6.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
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7.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规范答题领悟好]
[典例] (2017·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 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
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
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
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
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
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
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
视观众超过 11 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
功的原因。
一、审题要“准”
1.审知识范围:“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是一个大范围,细审前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成功案例”,则锁定了“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小范围。
2.审题型:属于原因类题目,应当遵循“理论+意义”的答题模式。
3.审设问指向:《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二、找点要“全”
从教材
中检索
①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②展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