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09 KB
- 2023-04-05 17:56: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课时 3 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纲展示]
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
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课前八分钟记忆 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87 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87 页
考点一 实践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
在。
[温馨提示]
(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
(2)实践不是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如学生的学习不是实践。
(3)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认
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
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
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4)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
物质
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
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
①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
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
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
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③坚持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
的思想
能动
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
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
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
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
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③坚持
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
续表
社会
历史
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
孤立的个人活动
的区别所在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
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
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历史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
展阶段上,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
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
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联系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
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
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温馨提示]
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
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
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温馨提示]
不能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
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温馨提示]
认识的根本目的不是获得真理,而获得真理的目的是服...
[考纲展示]
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
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课前八分钟记忆 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87 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87 页
考点一 实践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
在。
[温馨提示]
(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
(2)实践不是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如学生的学习不是实践。
(3)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认
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
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
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4)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
物质
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
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
①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
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
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
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③坚持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
的思想
能动
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
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
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
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
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③坚持
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
续表
社会
历史
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
孤立的个人活动
的区别所在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
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
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历史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
展阶段上,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
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
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联系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
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
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温馨提示]
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
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
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温馨提示]
不能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
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温馨提示]
认识的根本目的不是获得真理,而获得真理的目的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