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 MB
  • 2023-04-05 17:04:01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课标总复习讲义:必修3第9单元课时1 文化与社会复习讲义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课时 1 文化与社会
[考纲展示]
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课前八分钟记忆 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21 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21 页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文化的内涵
(1)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温馨提示] 

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要把握三点:一看是否属于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二看是不是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三看是不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
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文化的形式
(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
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这种精神性的生产、传播、
学习、积累的过程。
[温馨提示] 从两个层次把握文化的含义
一是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精神活动是从动态角度来讲的,如拍电影的过程;精神产品是从静态角度来讲的,
如拍完电影形成的胶片。
二是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意识形态部分,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自然科学、
技术、语言、文字等。
[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问 题 把握文化的特点(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
人们通常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人就“有文化”或“文化水平高”。当某个人
的言行有悖于社会公德时,我们又说这个人“没文化”。
材料中的“没文化”是不是说该人的文化水平很低?

[尝试解答]材料中的“没文化”是指某人的言行有悖于社会公德而表现出的缺乏
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的现象,并不是指这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很低。人们的文化
修养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同步的,文化水平很高并不说明道德水
平一定很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也并不说明道德修养水平一定很低。
[总结提升] 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范围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本质
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在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与社会
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
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与个人
的关系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
来的


与物质
的关系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
体之中,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点拨 图文结合法透析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
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生活》中
的“文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从范围上看小于广义文化而大于狭义文化。如下
图所示:

[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
题组一 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1.2018 年 12 月,某杂志社发布了“2018 年十大流行语”,源自经济、政治及社
会生活领域的词语占到近半数,如“命运共同体”“教科书式”“巨婴”等。另外,
网络也成为流行语的重要来源,“锦鲤”“官宣”“佛系”“退群”“杠精”等入选。
这表明(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③人们在实践
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亦步亦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文化是人们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