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50 KB
- 2023-04-05 01:4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考点展示]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论
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
本主义。
(2)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新道路。
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
家已经历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一旦实现公有制,就可以逐步取消商品经济,向产品
经济过渡。列宁最初的想法也是如此。
(2)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把
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而主张利用价值规律,通过政府计划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
主张是一种“有限计划调节”,即通过政府对经济过程的一种有限干预,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
调节的相融和统一。
(3)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
局限性。
提示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
产生,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但历史的发展却是首先在半封建半农奴制
的落后国家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不具备已形成了发达的
商品经济条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
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的导师们都没有明确说明。
典例 1 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
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答案 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
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
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论十大关系》关于我
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2)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
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
(3)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必须兼顾。正确处理中央集
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
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
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密切联系的。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
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
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
(4)价值规律的作用
认为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
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
3.系统总结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认识
(1)列宁:在实施...
[考点展示]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论
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
本主义。
(2)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新道路。
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
家已经历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一旦实现公有制,就可以逐步取消商品经济,向产品
经济过渡。列宁最初的想法也是如此。
(2)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把
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而主张利用价值规律,通过政府计划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
主张是一种“有限计划调节”,即通过政府对经济过程的一种有限干预,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
调节的相融和统一。
(3)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
局限性。
提示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
产生,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但历史的发展却是首先在半封建半农奴制
的落后国家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不具备已形成了发达的
商品经济条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
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的导师们都没有明确说明。
典例 1 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
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答案 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
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
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论十大关系》关于我
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2)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
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
(3)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必须兼顾。正确处理中央集
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
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
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密切联系的。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
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
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
(4)价值规律的作用
认为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
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
3.系统总结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认识
(1)列宁: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