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 MB
  • 2023-10-28 17:00:02 发布

【精品讲义】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大揭秘专题突破 第2章 第2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含答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等效代替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如
果这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合力与分
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
1.平行四边形定则
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同向时,合力等于这两力之和,即 ;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
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较大力与较小力之差,即 。
有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则不能简单地用加、减来计算合力
的大小。实验证明,互成夹角的两个力与合力的关系符合“平行四边形定
则”,内容如下:以两分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分力所夹的对角线即表示
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如图 4.46 所示。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数学知识可以方便地求出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设力 , 的夹角为 ,则它们的合力 的大小可由余弦定理求得:
根据 ,因此 。
(1)两个力的合成
对子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合力计算,可以根据三角形知识来求解合力。下面列举出两个等大的力
,夹角取下列情况时合力的大小,如图 4.47 所示,请同学们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数学知识
来试着验证,以掌握合力的计算方法。
从上述计算合力的过程中,还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①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实际上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的大小。
②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
③当两个分力大小不变时,两分力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上述几种特殊情况下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值,同学们要牢记,在很多情形下都可以直接运用。
例 1 如图 4.48 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
且为 ,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 ,水和水桶所受总重力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2F F F= +合
1 2F F F= −合
1F 2F α F合
( )2 21 2 1 22 cos 180F F F F F α= + − ° −合
( )cos 180 cosα α° − = − 2 21 2 1 22 cosF F F F F α= + +合
F
21 12F F F F F− ≤ ≤ +合
F θ G

A.当 为 时, B . 不 管 为 何 值 ,
C.当 时, D. 越大时 越小
分析与解 两人提起水桶匀速前行时,两手臂的拉力的合力大小应等于水
桶所受重力 的大小。由平行四边形知识可知,当 为 时,手臂拉力 ,当 时,两
拉力 同方向, 。当两拉力夹角变大时,由于合力不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变,
而两邻边夹角变大,对应的邻边长度变长,即 变大。本题正确选项为 AC。
(2)多个力的合成
当需要求解若于个力的合力时,我们可以先合成其中两个力,然后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再与第三
个力合成……如此进行下去,可以求得这几个力的合力。但是合成的时候,可以先对这几个力进行
观察,优先合成同一直线上的力或者优先合成那些容易计算的力,这样可以简化问题。
例 2 如图 4.49 所示,6 个力的合力为 ,若去掉 的那个分力,则其余 5 个力的合力为 ,
关于 , 的大小及方向表述正确的是( )。
A.
B. ,方向与 的力相反
C. ,方向与 的力相同
D. ,方向与 的力相同
分析与解 观察本题中的 6 个力,发现有 3 对力是共线的,若将 3 对共线的力先合成,则问题
将大大简化。因此,先将 与 、 与 、 与 这 3 对力合成,则得到如图 4.50(a)所示
的 3 个 的力,这 3 个力中任意 2 个力的合力都与第 3
个力等大反向,因此最终的合力 。若将 的那个分
力撤去,则将共线的力合成后如图 4.50(b)所示,显然剩
余 5 个力的合力 ,方向与 的力同向,本题正
确选项为 AC。
2.三角形定则
如图 4.51 所示,在平行四边形定则中,将分力 平移至其对边的位置,则可发现 , 首尾
相接,自 的起始端指向 末端的有向线段,即为 , 的合力这就县三角形定则。
θ 120° F G= θ
2
G
F =
0θ = °
2
G
F = θ F
G θ 120° F G= 0θ = °
F
2
G
F =
F
1F 1N 2F
1F 2F
1 0F =
1 1NF = 1N
2 1NF = 4N
2 7NF = 4N
3N 6N 4N 1N 2N 5N
3N
1 0F = 1N
2 1NF = 4N
2F 1F 2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