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2023-12-06 12:5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山东省兖矿二中 李丽
一、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体味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品味语言,感受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悲痛与惋惜及两个人的友情。
3.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和语言的揣摩,理解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与高尚情操,感受二人的深刻友情。
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文本解读,掌握阅读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战中牺牲的一位战士的妻子在他的墓碑上写下: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人;对于我,你却是全世界。一个人的离去,也许只是一个生命个体的消逝,也许是一个感情世界的倒塌。可有的人的离去却是一片人类历史的空白,他就是马克思。今天我们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师: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见面后,这两位历史的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四十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
(二)研习课文
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以这这个问题为纲,根据学生的思维流动进行反复阅读,可以在阅读中完成以下重点,攻破。这些问题的介入,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顺序研讨,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1.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有哪些?划出这些语段和句子,反复阅读,体味其内在逻辑性。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主要写了他的贡献。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是说他是的革命实践,对于历史科学是说他的理论贡献。
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这三种称谓都出现了。思想家,是就他的理论贡献而言。补充一点,马克思主义意义的伟大不在于它发现一种理论,而在于它把这一切付诸实践。在马克思以前,有的哲学家的理论未必就不深刻,但他们的理论始终停留在宇宙本位,停留在书斋里。所以马克思说:“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是改造世界。”他不是流于清谈,不是经院式的哲学,而是把自己的理论作为推翻旧制度的武器。所以在恩格斯看来,他把“实践”、“革命”放在第一位。那么,马克思从“思想家”到“革命家”,是怎么过渡的呢?这就是靠马克思对理论作用的认识,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所以“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这就可以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很注重实践。恩格斯要先说马克思是理论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的。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2.马克思伟大的人格的表现,划出这样的句子,有感情朗读,并品味语言。如:“拂去”(文章倒数二、三段反复揣摩)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揣摩感受文本。
“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比较揣摩感受文本。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通过对相同知识与情景的联想与想象揣摩感受文本。
3.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深厚友谊。
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会见后,这两位历史的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四十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恩格斯没有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睡着了说明他一生都在奉献。
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还只是少数,就连当时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来个人,而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而我认为他的英名就活在他的“事业”之中,我也认为这个“将”是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1999年11月15日登载报道英国BBC广播电台在公众推选千年世界伟人名单中,马克思位居榜首,就是对恩格斯的预言的一个最有力的佐证!
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你从哪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可进行与其他人友谊的略微比较)
4.悼词特点及主要写作内容(可根据学生特点,略作拓展)。
(一)标题标题的组成方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如《悼词》。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二)正文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头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2)中段承接开头、缅怀死者。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尾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之类的话。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该是消极的。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安息吧”这句话。因为“安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
落款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
要想写好一悼词,关键是要记格式。标题正文结束语,——都要写进去。
正文一定要写清,死者生平和事迹。另外还需要谨记,形式也可各不一。
5.学生由文本产生的自我情感共鸣和自我经验,习得如何为文,如何为人。
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学这样的文章,不能就文论文,要想到自己,想到生活,想到社会,想到时代,这才算真正把课文读活了,而不是读死书,不是为考试而读书。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离我们很遥远,他与我们中国的历史有怎样的联系?
6.对文章未懂问题的捕捉(阅读不仅是释疑更是产生更多疑问与思考的开始)。
用马克思的精神来学习有关马克思的这篇文章。(大屏:“您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最后可对阅读方法略做指导和总结:对于阅读来说,首先是读出自己。“读出自己”,这是创造的起点。其次是读出问题。“读出问题”。这是求知的开始。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呈现ppt,以马克思的格言作为激励,帮助学生形成对马克思的全面了解。
(三)拓展延伸
再次阅读文本,走进的马克思心灵就是对马克思最好的悼念!他的伟大是跨越时空的美丽!在我们的心中,马克思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思考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是马克思怎样一个人,另外,如果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你会把他比喻成什么?完成自我视角对马克思一生的定位。
(学生分组讨论,屏幕显示烛光,遥远的思念的乐曲轻轻想起)
(四)结课。
我们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用在马克思的身上,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缅怀。现在,我感觉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种幸福:同学们可能有了一些新的收获,打开了思维;我们走近了马克思,也让马克思走近了我们,而我们也从中感到心灵的震撼。
用马克思《青年时期职业的选择》的一段话结课。作为对学生的勉励,也为对我所从事的职业的从新审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够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教师:读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学生开始思考。)
学生:读完本文我认为恩格斯没有表达自己的哀痛,甚至从表面根本读不出他的哀痛,他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的是自己深深的悼念和赞美之情。
师:你认为恩格斯没有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对么?
生:是的。
师:那大家能找到表达恩格斯对马克思赞美的句子么?
生:“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说明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流传千古。
师:很好。哪位同学对这句话还有自己的理解?
生:说明恩格斯对马克思贡献的肯定。
师:江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他没有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将”永垂不朽?
生:我认为,马克思当时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因此,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事业“将”永垂不朽,就是说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可能是将来的事。
师:好,又有一个同学举手,请讲。
生:我认为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信心。
师:我也认为这个“将”是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
师:除了此处,哪里还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赞美与悼念?
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睡着了”说明他一生都在奉献。
师:“睡着了”说明恩格斯此时的情感是——
生(齐答):不忍。
师:对,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恩格斯怀着沉痛的心情,不忍再说又不能不说,内心伤感又不失自持,因而“睡着了”要读的——
生(齐答):低而慢。
师:“睡着了”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这种修辞叫讳饰。下面我把这句读一下,大家比较一下,我读的和大家读的有什么不同。
生:你读得比较慢,也更有感情,安静地睡着了确实让我们感到恩格斯的痛惜之情。
师:那大家发现我读后半句时停顿了一下,为什么呢?
生:那儿有一个破折号。
师:那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生(小声说):解释,停顿。
师:对,解释,停顿。
师:除了恩格斯的悼念与赞美之情,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生:“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主要写了他的贡献。
师:这句话是对马克思贡献的分述还是整体评价!
生:整体评价。
师: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叙述马克思贡献的句子么?
生:“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这说明他一生所做的主要事情是从事人类的解放事业。
师:大家看“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这几个词应该怎么读?
生:加重并缓慢。
师:对,大家齐读,要表现出大家对其精神的赞美。
(学生齐读。)
师:这一段主要说他是——
生:革命家。
师:除此之外,还有叙述马克思贡献的句子么?
生:他还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师:这说明他是——
生:思想家。
师:除此之外,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他还是一个科学家。
(老师板书:思想家 科学家 革命家。)
师:同学们不知注意到没有,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贡献时说了两个“对于”:“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指革命实践,一个指理论贡献。前面的两个“对于”,实际上说的是实践和理论,对不对?可是,这是我这次备课第一次发现的这个问题,文章的下面并没有对应。如果按上面的顺序,下面先应该讲马克思是什么“家”?
生:革命家。
师:对,应该讲马克思是一位革命家。这是就“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而言;然而,恩格斯接下来,却先讲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恩格斯的一个疏漏?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都陷入了沉思。)
师: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大家要有知难而上相信自己的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师:我建议同学们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性语句。
生:因为下面一段的开头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他作为思想家、科学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
师:对,在恩格斯看来,他把“实践”“革命”放在第一位。恩格斯要先说马克思是理论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
生:递进的。
师:对,是递进的。(板书:递进)
师: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师:作者主要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板书:悼念和赞美)除此之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师:大家看大屏幕(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画像)。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你从哪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生:“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们的友情表现在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理解上。
师:对这句话还有什么理解?
生:从“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以看出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他的敌人是无产阶级的共同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必修二语文4.12我有一个梦想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4.12我有一个梦想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必修五语文4.13宇宙的未来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 必修一人教版4.12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必修二4.12我有一个梦想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必修三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4.12作为生物的社会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