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3-12-06 07:1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通讯的特征,培养阅读和写作新闻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解读标题的特定含义,体会重点语句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的特殊结构,品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等。
2、师生互动,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学习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航天精神,学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教学难点:
找出并品读相关语句或词语,感受“客观”的新闻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启思维,深入挖掘,解决问题。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展示图片)
课前播放“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
同学们,你们刚才观看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自己的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的时刻,举国欢庆,我们有的是喜悦和自豪,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航天研究史?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吧。
<二>、解读全文
1.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2、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电头:通讯社名+地点+时间+电 (及时性)
导语部分是1~3段,高度概括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4~26段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27~30段是文章的结语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三>、内容探讨:
1、朗读导语部分:指出1至3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并说说第3段的作用是什么。
描写(形象性) 议论(评论性);
作用:点明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并指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2、速读主体部分:中国的飞天梦经历了哪六个阶段?
(时间词:真实性)
3、主体部分用大量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这个背景资料,本文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
把事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使事件本身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意义也更加突出。前面所学的《别了,“不列颠尼亚” 》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样有这种历史背景的叙述。
4、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四>拓展探究
结合你的理解,讨论实行载人航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政治上: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载人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上: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掌握这些世界先进技术,现在我们就会被人看不起,从而受强国欺辱。载人航天作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学技术领域,对人类的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经济上:未来太空资源的开发,必然是谁先开发、谁先获取、谁就受益,这无疑将影响到民族未来的振兴和发展。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载人航天能为解决这个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奠定基础。
<五>、 学会写新闻
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
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型结构,原因为本则新闻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六>、 课堂小结
本文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本文,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
<七>作业布置
联系课文内容,并补充课外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八、板书设计
导语(1—3)“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场面、意义
主体(4—26)中国航天大事记(1957—2003)
结尾(27—30)“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一个民族的飞天梦终于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12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4.12苏武传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4.11包身工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3张衡传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4.11包身工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4.12我有一个梦想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4.12作为生物的社会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五)(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