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3-12-06 06:40:07 发布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1)体会悼词的基本特点。(2)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2能力教学点:掌握揣摩语言的一些注意点。 3德育教学点:(1)体会这篇悼词中所蕴涵的深刻感情。(2)学习马克思思考一切的思维品质。 4审美教学点:(1)体会文章的语言美。(2)体会恩格斯在演讲中的情感美和马克思崇高的人格美。 二教学重点: 1把握全文的结构特点。 2初步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 3体会和理解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时:一课时 四导入语: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什么我要把他的影响定义在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范围内呢?而不是只限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马克思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受到尊重,同样受到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在美国的大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一门必修的科目。可见,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可以说,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卓越的、伟大的。为什么马克思一生能做出如此卓越、如此伟大的贡献呢?他背后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女儿也马克思之间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您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思考一切”。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个经典的回答,一笔巨大的财富,这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这是作为思想家、科学家与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 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要学习马克思思考一切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是你们作为重点中学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文章?——悼词 所谓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悼词也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开头都是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地点、时间及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生平和一生中做出的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是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价和对死者的悼念。可以概括为“论其人,述其哀” 板书:论其人 悼词 述其哀 从课文中等哪一段中体现出来?(第二段) 这一段不仅论述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全人类的巨大损失,而且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马克思生前两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发现。 3理论贡献 板书: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理论贡献发现了生产方式和运动规律。卓越思考一切 其他领域的发现。 4过渡 “但是这爱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指代的是什么?(前面所讲的理论贡献)它所起的作用呢? 5实践贡献 现在请从第7段中找出马克思在实践过程中的贡献。 板书:概述 实践贡献宣传工作辉煌思考一切 组织工作 6分析第一段: 马克思的一生如此伟大,作出了如此卓越、如此辉煌的贡献。他的逝世,对于与他并肩战斗了40多年的恩格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巨大的打击。站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的恩格斯心情一定非常沉痛,但是当你们读完第一段的时候,你们会发现什么?现在请齐声朗读第一段。 提示:是激动,是深沉,是平静,还是失落? (2)从哪些语句看出他是平静的? “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在安乐椅上” (3)既然恩格斯要表达的是深切的悼念,为什么语气还如此的平静?(自由讨论) (4)讳饰 讳饰,有叫做婉曲,委婉,是要表达的意思并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用比较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给读者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人就说了: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这里“又添新伤疤了”是用了讳饰的手法暗示了孔乙己又挨打了。 又如在闽南一带,“人死了”表达上都用“老了、走了、回去了“这些话来代替。 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含蓄、耐人寻味。 7分析第三段的长句 冒号前:“正像。。。一样“是状语。”“马克思”是主语。 “发现”是谓语。“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宾语。 “正像。。。一样”是用类比的手法,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与达尓文进行类比? 因为达尓文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生物进化论——打破了“人是上帝创造的”这几千年来人类的一种错误观念,在生物界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在当时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它为人类科学的发展规律奠定了一个广泛的基础。 达尓文的这个发现在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意义非凡。 通过这个很简单、很朴实的一个类比,就把马克思这个发现的重大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冒号后:确定分句,划分层次。 (1)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2)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4)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6)而不时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2)物质决定精神 简单事实对发展规律的一个 (3)至(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补充说明 8揣摩语言的一些注意点: (1)使用修饰的词语:如第一段。 (2)带有对比性的词语 第4段:“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第5段:“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辙止。” (3)层进强化性的词语。如第六段:“衷心喜悦”“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4)关联词语的使用。第五段:“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等等 板书:分析句子成分,理解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