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0 KB
  • 2023-12-03 09:20:02 发布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8课《小狗包弟》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区分正侧面描写;2、引导学生根据文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3、学生学会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4、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知识储备】1、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2、文章开头作用:⑴从结构上来看。为了引出话题,给写小狗包弟的故事做铺垫⑵从内容从上看。二者都是写文革时期人与狗的悲惨事件作家巴金通过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引出自己和小狗包弟的故事。从写作手法上看,突出狗的忠诚于我的背。3、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以小见大的好处:一是事件平凡,人物亲切,读来就好象发生在身边,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二是平凡中显伟大,细节中定成败,细微中见变化,这就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感情细腻,有血有肉,有精气神;三是小中见大,是春秋笔法的一种变化形式,以这种方式记人记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有的成为典故,有的成为成语,流传千古。【课前作业】1、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这样写的作用。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第2段小狗包弟的特殊本领。()第3段“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第3段“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引起客人发笑。”()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第3段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拍摄包弟的镜头。()第3段日本作家由起女士对包弟的喜爱和关心。()第4段萧珊在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出去吃饭都带骨头回去喂包弟。()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第5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作用:2、从下列文句挖掘作者情感变化脉络。艺术家与狗的故事()-4- 与包弟亲密接触()不知如何安排包弟()送走了包弟()送走之后心不得安宁()至今心不得安宁()【课堂探究】1、文章作者本在叙述自己养的一个叫包弟的小狗,为何却从一个艺术家养的小狗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从课前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难以掩饰的忧伤,这忧伤是缘何而起?3、纵使光阴流逝,作者对小狗的深深愧疚也不曾稍减,但是结合作者所处时代,大家想想造成这个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4、作者从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写起,挖掘深刻社会主题,这是什么写作手法的运用?有何好处?【目标检测】-4- 尝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小短文。【课后作业】哭小弟宗璞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在泉水缓缓地流淌中,我们从小学、中学而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学校。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不知不觉间,听到人家称小弟为强度专家;不知不觉间,他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很难想象一个人的将来。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航空界从莫文祥同志起,还有空军领导同志都极关心他,各个方面包括医务界的朋友们也曾热情相助,我还往海外求医。然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药物再难奏效。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要他“回陕西去”。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他始终没有丧失生的愿望,他还没有累够。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紧张地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有大型试验,他事先检查到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小弟入医院前,正负责组织航空工业部系统的一个课题组,他任主任工程师。他的一个同志写信给我说,1981年夏天,西安一带出奇的热,几乎所有的人晚上都到室外乘凉,只有“我们的老冯”坚持伏案看资料,“有一天晚上,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得知他经常胃痛,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挺一会儿,又接着做了。天啊!谁又知道这是癌症!我只淡淡地说该上医院看看。回想起来,我心里很内疚,我对不起老冯,也对不起您!”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4- ;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小弟,我不哭!(宗璞,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有删节)1.“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及在结构上的作用。2.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一段中,就出现了七个“哭”字,简要分析这一连用七个“哭”字有何作用。3.文中两个划线的“不知不觉间”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否可以换成“过了几年”“没过多久”等词语来修饰呢?为什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