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 MB
- 2023-11-21 17:1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十四章 二次函数周周测3
一、选择题
1. 已知相交两圆的半径分別为4和7,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 )
A. 2
B. 3
C. 6
D. 11
2. 已知⊙O的直径为8cm,P为直线l上一点,OP=4cm,那么直线l与⊙O的公共点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1个或2个
3. 如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没有( )
A. 相交
B. 相切
C. 内含
D. 外离
4. 如图,∠O=30∘,C为OB上一点,且OC=6,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与OA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交
C. 相切
D. 相交或相切
5. 如图,AB是⊙O的直径,AC与⊙O相切于点A,连接OC交⊙O于D,作DE//AB交⊙O于E,连接AE,若∠C=40∘,则∠E等于( )
A. 40∘
B. 50∘
C. 20∘
D. 25∘
6. 已知⊙O的半径为6cm,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则直线l与⊙O( )
A. 相交
B. 相离
C. 相切
D. 相切或相交
7. 已知: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3,以点P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如果圆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均为2,则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
A. r>1
B. r>2
C. 2<r<2
D. 1<r<5
8. 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5,圆心距为4,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9. 已知⊙0的半径为1,圆心0到直线l的距离为2,过l上任一点A作⊙0的切线,切点为B,则线段AB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
D. 2
10. 在△ABC中,AB=AC=6,cos∠B=23,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B,以点C为圆心,半径长为13作圆C,圆B与圆C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切
B. 相交
C. 内切
D. 内含
11. 如图△MBC中,∠B=90∘,∠C=60∘,MB=23,点A在MB上,以AB为直径作⊙O与MC相切于点D,则CD的长为( )
A. 2
B. 3
C. 2
D. 3
二、计算题
12. 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弦,∠B=30∘,延长BA到D,使∠BDC=30∘.
(1)求证:DC是⊙O的切线;
(2)若AB=2,求DC的长.
13. 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过⊙O上的点C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AD⊥EC于点D且交⊙O于点F,连接BC,CF,AC.
(1)求证:BC=CF;
(2)若AD=6,DE=8,CD=3,求BE的长.
14. 如图,AB为⊙O的弦,若OA⊥OD且BD=CD.
(1)求证:BD是⊙O的切线;
(2)当AC=3,OC=1,求BC的长.
15. 如图,已知: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CH⊥AB于点H,直线AC与过B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E为CH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直线AB于点G.
(1)求证:点F是BD中点;
(2)求证:CG是⊙O的切线;
(3)若FB=FE=2,求⊙O的半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十四章 圆周周测3(24.2)-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周周测5(22.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周周测2(2.1)-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第二十四章 圆周周测5(24.3—24.4)-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第一章 有理数周周测6(全章)-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周周测7(整章)-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 第一章 检测1-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贵州省遵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答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第四章 检测1-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