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6 MB
- 2023-11-01 06:0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身份连连看”“情境图对话”等活动,知道我们在不同场合身份有所区别,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公民”。
2.利用“判一判”“概念对比”等活动,了解公民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公民身份与国籍紧密相关,3.开
展“身份证信息探秘”“身份证用途盘点”等活动,公民身份号码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教材分析:
《公民意味着什么》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3 课,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和
“我是中国公民”三个栏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指向“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和“认识居民身份证”两个栏目,前者引出国籍和公民身
份的联系,介绍公民身份获得的主要途径,并通过“知识链接”传递公民概念的由来以及内涵的变化;后者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正反
两面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公民的法律意义,明确国籍概念,
树立公民意识,了解自己的身份属性,唤起对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同学都见过或拥有身份证,也有一小部
分同学见过护照,甚至还有极少数同学拥有自己的护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有过最基本的接触。但是,他们对于“公
民”这个概念还是很陌生的,公民身份认同普遍缺乏,公民意识相对薄弱,对于身份证的用途也不是很清楚,保护身份信息的意识也
比较欠缺。因此,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积累公民知识,增强公民意识,锻炼公民行为,努力争做合格公民。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公民”,了解公民身份与国籍紧密相关,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身份号码和居民身份证的关系,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教学准备:
1.课件。
2.每生准备一份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建议四人小组准备不同辈分的家人身份证复印件)。
3.每生准备一支记号笔(或黑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媒体说明
一、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一) 公民身份的表现
1.游戏:身份连连看。
将自己在不同场合中相对应的身份用线条连起来(家里
——孩子、学校——学生、商场——顾客、医院——病人、电
影院——观众、阅读室——读者)。
2.拓展:自己在什么场合还会是什么身份?
预设 1: 在火车上,我的身份是乘客。
“身份连连看”游戏可操作性
强,既能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自己
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
学习状态。
PPT2
PPT3
身份
3
预设 2:在公园里,我的身份是游客。
预设 3:在亲戚家,我的身份是客人。
预设 4:在马路上,我的身份是行人。
3.发现: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PPT4)
预设 1:场合不同,我们的身份也不同。
预设 2:同一个人,有很多不同的身份。
4.小结:是的,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
是,有一个身份是相同的,那就是公民。我们共同的身份是
——中国公民。
5.猜测:出示 P22 情境图 1,猜一猜彼得的身份是什么?
预设:1:彼得是英语外教。
预设 2:彼得是英国公民。
6. 交流:是的,彼得既是英语外教,也是英国人。你是
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预设 1:他们的出生地不同。
预设 2 :他们的外貌皮肤不同。
预设 3:他们的语言不同。
给教材中的情境图配音,让
原本静态的图片和文字变得动态、
立体、鲜活,助推学生充分对话教
材中的情境图,在感知、分析、综
合、想象等思维过程中初步理解国
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
4
预设 4:他们的国家不同。
7.小结:没错,国籍是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国家的根本
依据。
8.思考:出示 P22 情境图 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
么要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预设 1: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分区查验。
预设 2:可以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9....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身份连连看”“情境图对话”等活动,知道我们在不同场合身份有所区别,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公民”。
2.利用“判一判”“概念对比”等活动,了解公民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公民身份与国籍紧密相关,3.开
展“身份证信息探秘”“身份证用途盘点”等活动,公民身份号码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教材分析:
《公民意味着什么》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3 课,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和
“我是中国公民”三个栏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指向“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和“认识居民身份证”两个栏目,前者引出国籍和公民身
份的联系,介绍公民身份获得的主要途径,并通过“知识链接”传递公民概念的由来以及内涵的变化;后者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正反
两面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公民的法律意义,明确国籍概念,
树立公民意识,了解自己的身份属性,唤起对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同学都见过或拥有身份证,也有一小部
分同学见过护照,甚至还有极少数同学拥有自己的护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有过最基本的接触。但是,他们对于“公
民”这个概念还是很陌生的,公民身份认同普遍缺乏,公民意识相对薄弱,对于身份证的用途也不是很清楚,保护身份信息的意识也
比较欠缺。因此,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积累公民知识,增强公民意识,锻炼公民行为,努力争做合格公民。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公民”,了解公民身份与国籍紧密相关,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身份号码和居民身份证的关系,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教学准备:
1.课件。
2.每生准备一份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建议四人小组准备不同辈分的家人身份证复印件)。
3.每生准备一支记号笔(或黑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媒体说明
一、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一) 公民身份的表现
1.游戏:身份连连看。
将自己在不同场合中相对应的身份用线条连起来(家里
——孩子、学校——学生、商场——顾客、医院——病人、电
影院——观众、阅读室——读者)。
2.拓展:自己在什么场合还会是什么身份?
预设 1: 在火车上,我的身份是乘客。
“身份连连看”游戏可操作性
强,既能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自己
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
学习状态。
PPT2
PPT3
身份
3
预设 2:在公园里,我的身份是游客。
预设 3:在亲戚家,我的身份是客人。
预设 4:在马路上,我的身份是行人。
3.发现: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PPT4)
预设 1:场合不同,我们的身份也不同。
预设 2:同一个人,有很多不同的身份。
4.小结:是的,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
是,有一个身份是相同的,那就是公民。我们共同的身份是
——中国公民。
5.猜测:出示 P22 情境图 1,猜一猜彼得的身份是什么?
预设:1:彼得是英语外教。
预设 2:彼得是英国公民。
6. 交流:是的,彼得既是英语外教,也是英国人。你是
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预设 1:他们的出生地不同。
预设 2 :他们的外貌皮肤不同。
预设 3:他们的语言不同。
给教材中的情境图配音,让
原本静态的图片和文字变得动态、
立体、鲜活,助推学生充分对话教
材中的情境图,在感知、分析、综
合、想象等思维过程中初步理解国
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
4
预设 4:他们的国家不同。
7.小结:没错,国籍是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国家的根本
依据。
8.思考:出示 P22 情境图 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
么要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预设 1: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分区查验。
预设 2:可以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