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0 KB
- 2023-10-29 09:54: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
实施方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
纲要: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目标
三、(三至六年级各册)单元(模块)教学目标(应知应会)
五、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
六、备课、作业布置与批阅中,课外辅导基本规范要求
七、学生评价标准
八、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强化教育的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我校全体品德与社会教师在高效课堂研究中心领导组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深入实践,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教学目标在表述中能体现三维一体(即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不到位。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有的教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落实目标。 教学观念在更新,教学方式有变化,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尚须加强。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动脑筋想办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往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等教学现象已有所改变,更多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多样性,倡导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平等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评价、点拨语准确恰当,教学过渡语、小结语自然精当,教学语言浸润情感等等尚嫌不足,有待加强。 教师开始从照搬教材向构建课程转变,但学科素养还需继续增强。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开始改变拘泥于教材的做法,他们把教材看作范例,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并注意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收集信息、关心社会的意识,学科素养还需加强。 能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其实效性还须提高。新课程十分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目前教师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多媒体运用”的实效不很理想。教师的整体学科素质也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平衡。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
实施方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
纲要: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目标
三、(三至六年级各册)单元(模块)教学目标(应知应会)
五、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
六、备课、作业布置与批阅中,课外辅导基本规范要求
七、学生评价标准
八、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强化教育的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我校全体品德与社会教师在高效课堂研究中心领导组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深入实践,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教学目标在表述中能体现三维一体(即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不到位。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有的教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落实目标。 教学观念在更新,教学方式有变化,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尚须加强。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动脑筋想办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往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等教学现象已有所改变,更多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多样性,倡导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平等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评价、点拨语准确恰当,教学过渡语、小结语自然精当,教学语言浸润情感等等尚嫌不足,有待加强。 教师开始从照搬教材向构建课程转变,但学科素养还需继续增强。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开始改变拘泥于教材的做法,他们把教材看作范例,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并注意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收集信息、关心社会的意识,学科素养还需加强。 能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其实效性还须提高。新课程十分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目前教师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多媒体运用”的实效不很理想。教师的整体学科素质也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平衡。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