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 MB
- 2023-10-28 14:12:03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节 机械能
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很多,诸如电能、内能、化学能、核能等。机械能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
动能的总称。
一、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的特点
当物体上升或者下降时,重力就会对物体做功,重力所做的功对
应着物体与地球之间能量的变化。如图 5.28 所示,我们分别计算物体
沿不同路径从 高度运动至 高度时,重力做的功。
物体沿 下落时,有 。
物体沿 下落时,设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则 ,因为
,因此 。
可见, ,无论物体沿着竖直方向下落,还是沿着倾斜直线下落,重力所做的功都等
于重力大小与下降高度的乘积。这个结论可以用来求解沿 下降时重力的功 。
将曲线 分割成无限多的微元段,则每一个微元段可以视为倾斜的直线,微元段的竖直高度
分别为 , , ,…,则
综上可知,重力做功与物体的移动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可以用
来计算重力做的功,其中 表示物体在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如果物体有一定的形
状和大小,则 表示物体的重心在初、末位置的高度差。
2.重力势能的定义
重力做功时,对应着物体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是由于物体与地球之间存在引力作用,而该种
引力(重力)做功又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物体和地球间的这种由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做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为了叙述方便,可以说成是某一物体的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重力势能的单位是焦( )。式中 是物体
重心相对某个参考平面(零势能面)的高度,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高度 不同,物体的重力势
能也就不同,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但是物体从一个高度运动到另一高度,重力势能的
变化量是绝对的,跟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例如,质量为 的物体从房顶落到地面,下落高度为
,不论选择怎样的参考平面,该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减少 。
例 1 (上海第 27 届大同杯初赛)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均匀物块,分别沿各自虚线切割掉一半,
将剩余部分 和 按照图5.29所示位置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物块的重力势能的比较结果为( )。
m 1h 2h
AB ( )1 2ABW mg h h= −
AC AC α ( )cos 90AC ACW mg s α= ⋅ ⋅ ° −
( ) 2 1cos 90 sinAC ACs s h hα α⋅ − = −° = ( )1 2ACW mg h h= −
AB ACW W=
AD ADW
AD
1h∆ 2h∆ 3h∆
( ) ( )1 2 3 1 2 3 1 2ADW mg h mg h mg h mg h h h mg h h= ∆ + ∆ + ∆ + ⋅⋅⋅ = ∆ + ∆ + ∆ + ⋅⋅⋅ = −
ABW mg h= ∆ h∆
h∆
pE mgh= J h
h
m
h∆ mg h∆
a b
A. 比较大 B. 比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分析与解 和 质量相同,比较它们重力势能的大小,只需比较两
者的重心高度即可。设原来正方体的边长为 ,则 的重心高度为 。
的重心高度等于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重心高度,而三角形的重心在底边中线上,且重心距底边
的距离为 的中线长度,因此 重心的高度 ,显然,选项 正确。
例 2 一根质量为 、长为 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桌面
足够高,若在链条两端和中央各挂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如图 5.30 所示。由静止释放,当链条刚离
开桌面时,重力做功为________,系统重力势能变化量为________。
分析与解 本题若要计算链条与铁球系统的重心下降高度,则较为烦琐,现利用“等效法”来
处理。画出链条刚离开桌面时的位置如图 5.31 所示,并与链条的初始状态相比较,可见,原来位于
链条中部和底部的两铁球的 , 相当于后来的 , 位置,其间的链条 位置也相当于
位置,未发生变化。整个链条下落的过程仅相当于桌面上的铁球 运动到了最低处 ,以及 间
的链条运动到了 处。由此,铁球 下降的高度为 ,链条 的重心下降了 ,则重力做的
功为 ,系统重力势能减少了 。
二、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拉伸的橡皮筋、被拉伸或被压缩的弹簧都
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用 表示,单位是焦耳。
对弹簧而言,...
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很多,诸如电能、内能、化学能、核能等。机械能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
动能的总称。
一、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的特点
当物体上升或者下降时,重力就会对物体做功,重力所做的功对
应着物体与地球之间能量的变化。如图 5.28 所示,我们分别计算物体
沿不同路径从 高度运动至 高度时,重力做的功。
物体沿 下落时,有 。
物体沿 下落时,设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则 ,因为
,因此 。
可见, ,无论物体沿着竖直方向下落,还是沿着倾斜直线下落,重力所做的功都等
于重力大小与下降高度的乘积。这个结论可以用来求解沿 下降时重力的功 。
将曲线 分割成无限多的微元段,则每一个微元段可以视为倾斜的直线,微元段的竖直高度
分别为 , , ,…,则
综上可知,重力做功与物体的移动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可以用
来计算重力做的功,其中 表示物体在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如果物体有一定的形
状和大小,则 表示物体的重心在初、末位置的高度差。
2.重力势能的定义
重力做功时,对应着物体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是由于物体与地球之间存在引力作用,而该种
引力(重力)做功又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物体和地球间的这种由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做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为了叙述方便,可以说成是某一物体的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重力势能的单位是焦( )。式中 是物体
重心相对某个参考平面(零势能面)的高度,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高度 不同,物体的重力势
能也就不同,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但是物体从一个高度运动到另一高度,重力势能的
变化量是绝对的,跟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例如,质量为 的物体从房顶落到地面,下落高度为
,不论选择怎样的参考平面,该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减少 。
例 1 (上海第 27 届大同杯初赛)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均匀物块,分别沿各自虚线切割掉一半,
将剩余部分 和 按照图5.29所示位置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物块的重力势能的比较结果为( )。
m 1h 2h
AB ( )1 2ABW mg h h= −
AC AC α ( )cos 90AC ACW mg s α= ⋅ ⋅ ° −
( ) 2 1cos 90 sinAC ACs s h hα α⋅ − = −° = ( )1 2ACW mg h h= −
AB ACW W=
AD ADW
AD
1h∆ 2h∆ 3h∆
( ) ( )1 2 3 1 2 3 1 2ADW mg h mg h mg h mg h h h mg h h= ∆ + ∆ + ∆ + ⋅⋅⋅ = ∆ + ∆ + ∆ + ⋅⋅⋅ = −
ABW mg h= ∆ h∆
h∆
pE mgh= J h
h
m
h∆ mg h∆
a b
A. 比较大 B. 比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分析与解 和 质量相同,比较它们重力势能的大小,只需比较两
者的重心高度即可。设原来正方体的边长为 ,则 的重心高度为 。
的重心高度等于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重心高度,而三角形的重心在底边中线上,且重心距底边
的距离为 的中线长度,因此 重心的高度 ,显然,选项 正确。
例 2 一根质量为 、长为 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桌面
足够高,若在链条两端和中央各挂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如图 5.30 所示。由静止释放,当链条刚离
开桌面时,重力做功为________,系统重力势能变化量为________。
分析与解 本题若要计算链条与铁球系统的重心下降高度,则较为烦琐,现利用“等效法”来
处理。画出链条刚离开桌面时的位置如图 5.31 所示,并与链条的初始状态相比较,可见,原来位于
链条中部和底部的两铁球的 , 相当于后来的 , 位置,其间的链条 位置也相当于
位置,未发生变化。整个链条下落的过程仅相当于桌面上的铁球 运动到了最低处 ,以及 间
的链条运动到了 处。由此,铁球 下降的高度为 ,链条 的重心下降了 ,则重力做的
功为 ,系统重力势能减少了 。
二、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拉伸的橡皮筋、被拉伸或被压缩的弹簧都
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用 表示,单位是焦耳。
对弹簧而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