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MB
- 2023-10-27 15:30: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
第 3 章 运动和力
3.4-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目录
.....................................................................................................................................1
.....................................................................................................................................2
.....................................................................................................................................4
.....................................................................................................................................6
...................................................................................................................................10
惯性
1.惯性的概念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力。
2.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也就是说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
性质,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与受力与否、受力大小、处于何种状态、
状态如何改变等均无关。
(3)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4)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把惯性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而应该说“由于
惯性”
(5)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的大小可以由
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困难程度”表现出来。
3.惯性现象
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叫作惯性现象。惯性现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例
如:当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要向后仰,这是因为人和车原先是静止的,当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
脚已随军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乘客要向后仰。
4.惯性现象的分析过程
【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教材 P109
(1)离开喷泉口的水,因为惯性仍会向上运动。
(2)晃动胡椒粉瓶子后,瓶内的胡椒粉处于运动状态,运动到瓶口因惯性而从瓶内出来。
5.惯性与生活
(1)惯性的作用
生活中利用惯性可带来很多方便,如向锅炉中送煤,不需要把锹放到锅炉的火中去;锤头松了把锤柄
在石头上撞几下,就能紧固;跳远助跑可跳得更远些等等。
因此,要利用惯性带来的方便
紧固锤头 跳远腾空后运动员继续在空中飞 抖落衣服上的灰尘
b.惯性带来的危害及避免
开车太快或骑车太快容易出交通事故,因此坐汽车要系安全带;汽车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雨
雪天易出交通事故,因此雨雪天开车要减速;载货列车较难启动,要先给车头加速。
乘坐汽车时系安全带 机动车行驶保持车距
1.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
它的实质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作惯性定律。
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主要区别在于:物体的惯性不需要外加条件,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而惯性定
律是有外加条件的,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而惯性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一定条件
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例 1】(宜昌中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2.科学地解释惯性现象
在解释惯性现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a.确定研究对象;
b.说明物体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c.叙述条件改变时,物体由于惯性将要保持的状态,或受到外力时将要改变的状态;
d.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应说“由于惯性”。因为惯性不是力,既然不是力,
也就不能在后面加“作用”二字。
【例 2】由...
第 3 章 运动和力
3.4-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目录
.....................................................................................................................................1
.....................................................................................................................................2
.....................................................................................................................................4
.....................................................................................................................................6
...................................................................................................................................10
惯性
1.惯性的概念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力。
2.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也就是说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
性质,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与受力与否、受力大小、处于何种状态、
状态如何改变等均无关。
(3)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4)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把惯性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而应该说“由于
惯性”
(5)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的大小可以由
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困难程度”表现出来。
3.惯性现象
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叫作惯性现象。惯性现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例
如:当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要向后仰,这是因为人和车原先是静止的,当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
脚已随军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乘客要向后仰。
4.惯性现象的分析过程
【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教材 P109
(1)离开喷泉口的水,因为惯性仍会向上运动。
(2)晃动胡椒粉瓶子后,瓶内的胡椒粉处于运动状态,运动到瓶口因惯性而从瓶内出来。
5.惯性与生活
(1)惯性的作用
生活中利用惯性可带来很多方便,如向锅炉中送煤,不需要把锹放到锅炉的火中去;锤头松了把锤柄
在石头上撞几下,就能紧固;跳远助跑可跳得更远些等等。
因此,要利用惯性带来的方便
紧固锤头 跳远腾空后运动员继续在空中飞 抖落衣服上的灰尘
b.惯性带来的危害及避免
开车太快或骑车太快容易出交通事故,因此坐汽车要系安全带;汽车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雨
雪天易出交通事故,因此雨雪天开车要减速;载货列车较难启动,要先给车头加速。
乘坐汽车时系安全带 机动车行驶保持车距
1.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
它的实质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作惯性定律。
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主要区别在于:物体的惯性不需要外加条件,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而惯性定
律是有外加条件的,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而惯性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一定条件
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例 1】(宜昌中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2.科学地解释惯性现象
在解释惯性现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a.确定研究对象;
b.说明物体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c.叙述条件改变时,物体由于惯性将要保持的状态,或受到外力时将要改变的状态;
d.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应说“由于惯性”。因为惯性不是力,既然不是力,
也就不能在后面加“作用”二字。
【例 2】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