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MB
  • 2023-10-25 01:54:02 发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3节 电阻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3节 电阻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电阻 认识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能画出电
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知道电阻大小的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的大小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镍铬合金线替换电路中的铜导线后,灯泡亮度明显变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概括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还与导体自身有关。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阻
活动 1:让学生根据实验器材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线、铁线和镍铬合金线的导电情况。自己设计出
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 2:再让学生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同时观察实
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接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灯泡亮,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灯泡亮;接
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电流大,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电流大。小灯泡亮时电流大,小灯泡暗时电
流小。
归纳总结: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
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活动 3:让学生自学课本 63页到 6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电阻的符号和元件符号如何表示?
(2)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电阻器呢?
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教师到各个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
归纳总结:(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
作用越大。
(2)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3)电阻的符号是 R,电路图中的符号“ ”。
(4)电阻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换算关系:1 kΩ=103 Ω,1 M Ω=106 Ω。
(5)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器:电视机、收音机和耳麦的调音旋钮,各种家用电器的电路板上有各种各样
电阻器。
探究点二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活动 1:对于电阻这一物理量你还有哪些质疑?还想知道有关电阻的哪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质疑:由课本上“几种长 1 m、横截面积 1 mm2的金属导线在 20 ℃时的电阻值”可发现“导体电
阻除与材料有关外,还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活动 2:由学生的质疑,进一步的提出,那么电阻的大小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如何来验证?需要哪些实
验器材?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根据每个小组的发言和交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出示课件,展示内容。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

活动 3:自主探究,搜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器具:1.5 V电池(1节);电流表(1只);导线若干;待研究导体 4根,规格如下: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① 镍铬 10 0.16
② 镍铬 20 0.16
③ 康铜 10 0.16
④ 康铜 20 0.16
学生按照自己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回
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活动 4:得出结论,分析交流
实验结束后,学生上讲台,将实验报告投影出来,并重点就结论、电路图、实验步骤、实验设计思想
进行交流,生生、师生互问、互辩。
归纳总结: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和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系: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越细,电
阻越大。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
积。
活动 5:学生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一下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描述出实验现象,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导体的电阻受温度影响,一般来说,当导体的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变大。
知识拓宽:播放视频“超导的诱惑”,师生共同观看。体验超导的诱惑。
板书设计
第 3节 电阻
教学反思
本新课标中指出:“物理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这节课利
用不同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