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3-08-27 09:48: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
第 5 节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1.实验目的:
(1)探究动能定理.
(2)感悟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实验的方法:如图所示,依次用 2 根、4 根、6 根……同样的橡皮筋与物体相连接,
并且每次将橡皮筋拉伸相同的长度,这样操作,无须计算就可知道橡皮筋对物体所做的功依
次为 W、2W、3W……
而每次橡皮筋对物体做功后的速度,可用打点计时器测出.
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学生电源、复写纸、连接导线)、同种橡皮条(10
根)、小车、长木板、钉子、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好器材.橡皮筋的一端套在小车上,另一端套在钉子上,第一次用两根橡
皮筋.将长木板倾斜一个角度,使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将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在橡皮筋弹性限度内),并标记下此位置;接通
电源后松手.
(3)换上纸带,并在纸带上做好标记,每次增加两根橡皮筋,然后将小车拉到同一位置,
接通电源后松手.依次再做四次.
(4)根据纸带求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的速度.在每条纸带上找出点间距相等的那部分,
它记录的是小车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的计数点 B、E、C部分.用刻度尺量出计数点
B、C 之间的距离 d,设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隔为 T,那么,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的速度:
vi=__
d
2T
__.
(5)分析测量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得数据 Wi与 vi,猜想 Wi与 vi的关系,先
看它们是否满足最简单的正比关系,即:Wi∝vi.接着再猜想 Wi∝v2i?大致成立后,再作 Wi-
v 2i图进行验证.
5.实验结论:Wi∝v2i.
6.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实验中的小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为了保证橡皮筋对物
体的功就是合外力的功,必须设法排除摩擦力的影响.可采用将木板一端垫高的方法来实
现.将木板一端垫高,让自由小车(不系橡皮筋时)能在木板上匀速运动,使重力沿斜面方向
的分力与摩擦力相平衡,就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
(2)每次实验所用的每条橡皮筋,其长度、材料和粗细都应是相同的,并且橡皮筋拉伸
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2
(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各点的间距并不均匀,应选点间间距相等的一段纸带
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因这一小段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完毕时的情形.
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验证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巩固由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体验误差分析.
2.实验原理:自由下落的物体只有重力做功,若减小的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__-Δ
Ep=ΔEk__,则物体机械能守恒.
3.实验的方法:让连着纸带的重物由静止自由下落,重物下落的高度 h,和下落高度 h
时重物的速度 v,可根据纸带得出.看__gh=
1
2
v2__是否成立.
4.实验器材:铁架台、重物、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开关、刻度尺、复写纸、
纸带、导线.
5.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 a 安装好器材,注意打点计时器板面竖直,保证两个限位孔中心在同一竖
直线上,并用导线将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
(2)将长约 1 米的纸带一端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另一端(上端)穿过打点计时器限
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并靠近计时器的下方.
(3)接通电源,让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4)换几次纸带,重复上述(2)、(3)步骤.
(5)在所得到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的 3 条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第一点作为 O 点,
再在纸带上点迹清晰部分依次连续地选取三个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相等,设为
T,如图 b 所示的 D、E、F 三点,用刻度尺测出距 O 点到 E 点的距离设为 hi,以及 D、F 间
的距离 s.
(6)用公式 vi=
s
2T
,计算出 E点对应速度.
(7)看势能减少量 mghi是否等于动能增加量
1
2
mv2i.
6.实验结论:重物自由下落时机械能守恒.
7.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1)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
而只需验证
1
2
v2i=ghi就行了.
(2)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板面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两限位孔中心要在同一竖直
线上,以尽量减少...
第 5 节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1.实验目的:
(1)探究动能定理.
(2)感悟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实验的方法:如图所示,依次用 2 根、4 根、6 根……同样的橡皮筋与物体相连接,
并且每次将橡皮筋拉伸相同的长度,这样操作,无须计算就可知道橡皮筋对物体所做的功依
次为 W、2W、3W……
而每次橡皮筋对物体做功后的速度,可用打点计时器测出.
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学生电源、复写纸、连接导线)、同种橡皮条(10
根)、小车、长木板、钉子、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好器材.橡皮筋的一端套在小车上,另一端套在钉子上,第一次用两根橡
皮筋.将长木板倾斜一个角度,使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将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在橡皮筋弹性限度内),并标记下此位置;接通
电源后松手.
(3)换上纸带,并在纸带上做好标记,每次增加两根橡皮筋,然后将小车拉到同一位置,
接通电源后松手.依次再做四次.
(4)根据纸带求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的速度.在每条纸带上找出点间距相等的那部分,
它记录的是小车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的计数点 B、E、C部分.用刻度尺量出计数点
B、C 之间的距离 d,设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隔为 T,那么,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的速度:
vi=__
d
2T
__.
(5)分析测量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得数据 Wi与 vi,猜想 Wi与 vi的关系,先
看它们是否满足最简单的正比关系,即:Wi∝vi.接着再猜想 Wi∝v2i?大致成立后,再作 Wi-
v 2i图进行验证.
5.实验结论:Wi∝v2i.
6.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实验中的小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为了保证橡皮筋对物
体的功就是合外力的功,必须设法排除摩擦力的影响.可采用将木板一端垫高的方法来实
现.将木板一端垫高,让自由小车(不系橡皮筋时)能在木板上匀速运动,使重力沿斜面方向
的分力与摩擦力相平衡,就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
(2)每次实验所用的每条橡皮筋,其长度、材料和粗细都应是相同的,并且橡皮筋拉伸
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2
(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各点的间距并不均匀,应选点间间距相等的一段纸带
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因这一小段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完毕时的情形.
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验证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巩固由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体验误差分析.
2.实验原理:自由下落的物体只有重力做功,若减小的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__-Δ
Ep=ΔEk__,则物体机械能守恒.
3.实验的方法:让连着纸带的重物由静止自由下落,重物下落的高度 h,和下落高度 h
时重物的速度 v,可根据纸带得出.看__gh=
1
2
v2__是否成立.
4.实验器材:铁架台、重物、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开关、刻度尺、复写纸、
纸带、导线.
5.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 a 安装好器材,注意打点计时器板面竖直,保证两个限位孔中心在同一竖
直线上,并用导线将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
(2)将长约 1 米的纸带一端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另一端(上端)穿过打点计时器限
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并靠近计时器的下方.
(3)接通电源,让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4)换几次纸带,重复上述(2)、(3)步骤.
(5)在所得到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的 3 条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第一点作为 O 点,
再在纸带上点迹清晰部分依次连续地选取三个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相等,设为
T,如图 b 所示的 D、E、F 三点,用刻度尺测出距 O 点到 E 点的距离设为 hi,以及 D、F 间
的距离 s.
(6)用公式 vi=
s
2T
,计算出 E点对应速度.
(7)看势能减少量 mghi是否等于动能增加量
1
2
mv2i.
6.实验结论:重物自由下落时机械能守恒.
7.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1)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
而只需验证
1
2
v2i=ghi就行了.
(2)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板面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两限位孔中心要在同一竖直
线上,以尽量减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