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50 KB
- 2023-08-26 14:24: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整体设计
本课教学从动能和势能的复习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之
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
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进而
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
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
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
考平面.要启发学生注意,势能的变化是由于重力或弹力做功而引起的.如果重力作为外力对物
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意味着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之,如果重力做负功,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意味着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所说的“通
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否正确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
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
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2.灵活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经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过规律、理论的学习,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
课前准备
1.自制课件、学案.
2.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弹簧振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导入
课件展示翻滚过山车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生观看过山车的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分析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游戏导入
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演示器材,请两个同学配合,指导他们完成一个小游戏,让同学
们认真观察并思考游戏里面的科学道理.
器材:细线、小钢球、铁架台.
演示过程:将小钢球机固定在细线的一端,细线的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小球与细线形成
一个摆.让一个同学靠近铁架台,头稍低,另一同学把小球由该同学的鼻子处释放,小球摆动
过程中能否碰到该同学的鼻子,提醒注意安全,并思考里面的科学道理.如左下图.
实验导入
如右上图所示,悬挂单摆的铁架台上增加一个横杆 P 和一把水平放置的尺子 AB,实验时
①调整横杆 P 的高度,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②调整水平尺子的高度使小球从不同位置摆动,
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将各次实验现象进行概括,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也可以将单摆悬
挂在小黑板上,然后在小黑板上画上若干条水平横线,手持短尺替代横杆.
推进新课
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就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
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在生
活中非常多,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参考:1.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势能向动能转化);
2.自行车猛蹬几下自由冲上斜坡(动能向势能转化);
3.拉弓射箭(势能向动能转化)
4.运动会上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跳起的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后杆的弹性势能
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
……
实验演示:依次演示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
势能的变化情况,即转化过程中物理量的具体变化.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变化情况.
教师小结:物体运动过程中,随着动能的增大,物体的势能减小;反之,随着动能的减小,
物体的势能增大.
学生通过实例感...
整体设计
本课教学从动能和势能的复习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之
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
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进而
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
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
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
考平面.要启发学生注意,势能的变化是由于重力或弹力做功而引起的.如果重力作为外力对物
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意味着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之,如果重力做负功,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意味着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所说的“通
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否正确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
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
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2.灵活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经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过规律、理论的学习,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
课前准备
1.自制课件、学案.
2.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弹簧振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导入
课件展示翻滚过山车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生观看过山车的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分析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游戏导入
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演示器材,请两个同学配合,指导他们完成一个小游戏,让同学
们认真观察并思考游戏里面的科学道理.
器材:细线、小钢球、铁架台.
演示过程:将小钢球机固定在细线的一端,细线的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小球与细线形成
一个摆.让一个同学靠近铁架台,头稍低,另一同学把小球由该同学的鼻子处释放,小球摆动
过程中能否碰到该同学的鼻子,提醒注意安全,并思考里面的科学道理.如左下图.
实验导入
如右上图所示,悬挂单摆的铁架台上增加一个横杆 P 和一把水平放置的尺子 AB,实验时
①调整横杆 P 的高度,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②调整水平尺子的高度使小球从不同位置摆动,
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将各次实验现象进行概括,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也可以将单摆悬
挂在小黑板上,然后在小黑板上画上若干条水平横线,手持短尺替代横杆.
推进新课
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就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
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在生
活中非常多,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参考:1.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势能向动能转化);
2.自行车猛蹬几下自由冲上斜坡(动能向势能转化);
3.拉弓射箭(势能向动能转化)
4.运动会上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跳起的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后杆的弹性势能
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
……
实验演示:依次演示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
势能的变化情况,即转化过程中物理量的具体变化.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变化情况.
教师小结:物体运动过程中,随着动能的增大,物体的势能减小;反之,随着动能的减小,
物体的势能增大.
学生通过实例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