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8 MB
- 2023-08-26 11:54: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5.宇宙航行
问题导学
一、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
活动与探究 1[来源:学科网]
1.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怎样的?
2.设地球质量为 M,卫星质量为 m,轨道半径为 r。试根据动力学规律和圆周运动的
公式推导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并说明这些物理量与轨道半径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运行有什么特点?[来源:Zxxk.Com]
迁移与应用 1
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
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1.在讨论有关卫星的运动规律时,关键要明确向心力、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
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彼此影响、互相联系,只要其中一个量确定了,其他的量也就不变了;只
要一个量发生了变化,其他的量也随之变化,不管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必须抓住卫星
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G
Mm
r2
=m
v2
r
=mω2r=m
4π2
T2
r=man求出相应物理量的表达式即可讨论或求解,需要注意的是 a、v、ω、T、an均与卫
星质量无关。
2.发射人造卫星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发射得越高,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越多,发
射越困难。所以在发射同步卫星时先让它进入一个较低的近地轨道(停泊轨道),然后通过
点火加速,使之做离心运动,进入一个椭圆轨道(转移轨道),当卫星到达椭圆轨道的远地
点时,再次通过点火加速使其做离心运动,进入同步轨道。
3.近地卫星是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的卫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
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是在赤道平面内,定点在某一特定高度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
是地球的卫星,充当向心力的是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之差。
二、宇宙速度
活动与探究 2
1.三个宇宙速度各是什么?有何物理意义?
2.当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周期约为 84.8 分钟,那么能
否发射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 80 分钟的人造地球卫星呢?[来源:Zxxk.Com]
迁移与应用 2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
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
81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
4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0.4 km/s B.1.8 km/s
C.11 km/s D.36 km/s
1.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最小发射速度。
2.三个宇宙速度分别为三种不同情况下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3.运行速度为人造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其不同于发射速度。
答案:
【问题导学】
活动与探究 1:
1.答案:(1)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圆轨道。
(2)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长轴的关系
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这类问题在中学物理中很少讨论。
(3)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地球对卫星的
万有引力指向地心。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时刻指向它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因此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而这样的轨道有多种,其中比较特殊的有
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道和通过两极点上空的极地轨道。当然也应存在着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
度的圆轨道,只要圆心在地心,就可能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圆轨道。如图所示。
[来源:学§科§网 Z§X§X§K]
2.答案:卫星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则:
(1)由 G
Mm
r2
=m
v2
r
得 v=
GM
r
,可以看出,卫星距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小,
即离地面越高的卫星运行速度越小。
(2)由 G
Mm
r2
=mrω2得 ω=
GM
r3
,可以看出,卫星距地心越远,它的角速度越小。
(3)由 G
Mm
r2
=mr(
2π
T
)2 得 T=
4π2r3
GM
,可以看出,卫星距地心越远,它的运转周期
越大...
问题导学
一、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
活动与探究 1[来源:学科网]
1.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怎样的?
2.设地球质量为 M,卫星质量为 m,轨道半径为 r。试根据动力学规律和圆周运动的
公式推导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并说明这些物理量与轨道半径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运行有什么特点?[来源:Zxxk.Com]
迁移与应用 1
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
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1.在讨论有关卫星的运动规律时,关键要明确向心力、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
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彼此影响、互相联系,只要其中一个量确定了,其他的量也就不变了;只
要一个量发生了变化,其他的量也随之变化,不管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必须抓住卫星
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G
Mm
r2
=m
v2
r
=mω2r=m
4π2
T2
r=man求出相应物理量的表达式即可讨论或求解,需要注意的是 a、v、ω、T、an均与卫
星质量无关。
2.发射人造卫星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发射得越高,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越多,发
射越困难。所以在发射同步卫星时先让它进入一个较低的近地轨道(停泊轨道),然后通过
点火加速,使之做离心运动,进入一个椭圆轨道(转移轨道),当卫星到达椭圆轨道的远地
点时,再次通过点火加速使其做离心运动,进入同步轨道。
3.近地卫星是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的卫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
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是在赤道平面内,定点在某一特定高度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
是地球的卫星,充当向心力的是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之差。
二、宇宙速度
活动与探究 2
1.三个宇宙速度各是什么?有何物理意义?
2.当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周期约为 84.8 分钟,那么能
否发射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 80 分钟的人造地球卫星呢?[来源:Zxxk.Com]
迁移与应用 2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
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
81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
4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0.4 km/s B.1.8 km/s
C.11 km/s D.36 km/s
1.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最小发射速度。
2.三个宇宙速度分别为三种不同情况下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3.运行速度为人造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其不同于发射速度。
答案:
【问题导学】
活动与探究 1:
1.答案:(1)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圆轨道。
(2)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长轴的关系
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这类问题在中学物理中很少讨论。
(3)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地球对卫星的
万有引力指向地心。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时刻指向它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因此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而这样的轨道有多种,其中比较特殊的有
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道和通过两极点上空的极地轨道。当然也应存在着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
度的圆轨道,只要圆心在地心,就可能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圆轨道。如图所示。
[来源:学§科§网 Z§X§X§K]
2.答案:卫星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则:
(1)由 G
Mm
r2
=m
v2
r
得 v=
GM
r
,可以看出,卫星距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小,
即离地面越高的卫星运行速度越小。
(2)由 G
Mm
r2
=mrω2得 ω=
GM
r3
,可以看出,卫星距地心越远,它的角速度越小。
(3)由 G
Mm
r2
=mr(
2π
T
)2 得 T=
4π2r3
GM
,可以看出,卫星距地心越远,它的运转周期
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