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6 MB
- 2023-08-26 01:06: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力的合成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一、力的合成
活动与探究 1
1.如图所示,一个成年人提起一桶水,使水桶保持静止,用力为 F;两个孩子共同提
起同样的一桶水并使之保持静止,用力分别为 F1和 F2,那么该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的
力作用效果是否相同?二者能否等效替代?F 与 F1、F2是什么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是什么?
迁移与应用 1
力 F1=4 N,方向向东,力 F2=3 N,方向向北。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来源:学.科.网 Z.X.X.K]
(1)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由于力是矢量,分力与合力的大小、方向关
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不能用标量的运算方式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2)受力分析时,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都分析。
(3)作图法和计算法是矢量运算的通用法则,适用于任何矢量的运算。用作图法求合
力时,应注意标度统一、比例适当;用计算法求合力时,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
边形,解其中的三角形即可。
(4)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
①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合成:如图甲所示,F= F21+F2,合力 F 与分力 F1的夹角 θ 满
足 tan θ=
F2
F1
。
②两个大小相等、夹角为 θ 的力的合成:如图乙所示,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
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特点可求得合力 F=2F1cos
θ
2
,合力 F 与每一个分力的夹角均为
θ
2
。
③两个大小相等、夹角为 120°的力的合成(实际是②的特殊情况),如图丙所示,F=
2F1cos
120°
2
=F,即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大小,合力 F 与每个分力的夹角均为 60°。
二、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活动与探究 2
1.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双臂平行或双臂张开(如图所示),都可把自己向上升
起,请自己分别实践一下,根据体验说明哪一种手臂用力更大一些。
2.若两个力 F1、F2的夹角为 α(90°<α<180°),且 α 保持不变,则( )
A.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
迁移与应用 2
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
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
D.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合力与两共点分力 F1、F2及其夹角 θ 的关系:
(1)两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1+F2。
(2)两分力反向时,合力最小,F=|F1-F2|,其方向与较大的一个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F1+F2。
(4)夹角 θ 越大,合力就越小。
(5)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某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某一分力,还可能等于某一分力。
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活动与探究 3
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怎样表明橡皮筋用一个力 F 拉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 F1、F2一起拉的共同作用效果
相同?
(2)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怎样直观地把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
来?
(3)结合(1)(2),简述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
迁移与应用 3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
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
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选填字母代
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测力计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来源:Zxxk.Com]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实验时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
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一、力的合成
活动与探究 1
1.如图所示,一个成年人提起一桶水,使水桶保持静止,用力为 F;两个孩子共同提
起同样的一桶水并使之保持静止,用力分别为 F1和 F2,那么该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的
力作用效果是否相同?二者能否等效替代?F 与 F1、F2是什么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是什么?
迁移与应用 1
力 F1=4 N,方向向东,力 F2=3 N,方向向北。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来源:学.科.网 Z.X.X.K]
(1)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由于力是矢量,分力与合力的大小、方向关
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不能用标量的运算方式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2)受力分析时,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都分析。
(3)作图法和计算法是矢量运算的通用法则,适用于任何矢量的运算。用作图法求合
力时,应注意标度统一、比例适当;用计算法求合力时,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
边形,解其中的三角形即可。
(4)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
①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合成:如图甲所示,F= F21+F2,合力 F 与分力 F1的夹角 θ 满
足 tan θ=
F2
F1
。
②两个大小相等、夹角为 θ 的力的合成:如图乙所示,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
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特点可求得合力 F=2F1cos
θ
2
,合力 F 与每一个分力的夹角均为
θ
2
。
③两个大小相等、夹角为 120°的力的合成(实际是②的特殊情况),如图丙所示,F=
2F1cos
120°
2
=F,即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大小,合力 F 与每个分力的夹角均为 60°。
二、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活动与探究 2
1.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双臂平行或双臂张开(如图所示),都可把自己向上升
起,请自己分别实践一下,根据体验说明哪一种手臂用力更大一些。
2.若两个力 F1、F2的夹角为 α(90°<α<180°),且 α 保持不变,则( )
A.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
迁移与应用 2
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
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
D.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合力与两共点分力 F1、F2及其夹角 θ 的关系:
(1)两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1+F2。
(2)两分力反向时,合力最小,F=|F1-F2|,其方向与较大的一个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F1+F2。
(4)夹角 θ 越大,合力就越小。
(5)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某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某一分力,还可能等于某一分力。
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活动与探究 3
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怎样表明橡皮筋用一个力 F 拉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 F1、F2一起拉的共同作用效果
相同?
(2)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怎样直观地把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
来?
(3)结合(1)(2),简述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
迁移与应用 3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
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
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选填字母代
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测力计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来源:Zxxk.Com]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实验时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
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