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15 KB
  • 2023-07-03 19:00:08 发布

7 神奇的氧气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班教学案(机构)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教师版)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07 课型 同步
课题 神奇的氧气
教学目标
1.氧气的作用
2.臭氧的性质和用途
3.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4.氧化反应、氧化物
5.化合反应
教学重点
1.氧气的作用
2.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氧化反应、氧化物
4.化合反应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知识温习 10mins
2 每识每课 5mins
3 新知精讲 40mins
4 课堂小憩 10mins
5 典例解析 30mins

1.(2015•上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 O2 B. N2 C. He D. CO2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
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B.
2.(2015•杭州)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
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_____________
6 师生总结 10mins
神奇的氧气
知识温习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铁生锈,
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
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外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第三个实验的测量结
果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推测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
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
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
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暖宝宝暖宝宝中的铁粉与水
和空气中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物质缓慢氧化会放出热量,氯化钠的作用是加速铁
粉氧化,更快地放出热量.据此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答案】
(1)C
(2)一氧化碳(3)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缓慢氧化
(4)可以防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散逸到空气中,再就是实验在密闭体系中进行,读数更准确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的分析,理解实验的
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地球生命或始于 25 亿年前氧气大爆发
一项研究指出,地球上的生命也许开始于 25亿年前一种微型池塘植物的氧气大爆发。在此之后
的 1亿年间,在生存在浅海中的蓝藻释放出的微弱氧气流中,地球上逐渐形成了含氧量丰富的大气。
科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大氧化事件”。当时,地球上正好发生了板块重组,产生了大量浅海,
正适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生存。在这项发表在期刊 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公
布的最新化学数据显示,由蓝藻产生的氧气爆发曾使地球上的大气浓度出现了暂时性的增加。科学
家将这一过程称为“大氧化事件”。当时,地球上正好发生了板块重组,产生了大量浅海,正适合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生存。
这是地球的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充足的氧气为臭氧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臭氧则能
将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过滤除去,使得许多新型生物得以出现。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布莱恩?坎德尔教授(Brian Kendall)表示:“地球表面氧气的出现很可能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先是出现了少许氧气,然后氧气的数量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直到现在,我们都无法确定,25亿年前的氧气浓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