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0 KB
  • 2023-07-01 10:00:03 发布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优秀教案第2单元课题2氧气(第1课时)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
课题 2 氧气(两课时)
从容说课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
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
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化
学反应中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为了和通常的燃烧刘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
化。
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在以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更
应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
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这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难点进行突破。
1.突出实验环节,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认识过程中的感性材料。
2.安排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教学。
3.让学生逐步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
4.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纪实和理论相互联系的方法。
(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2)保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4)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的概念。

2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提高兴趣→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氧气(三瓶)、木条、硫、铝箔、粗铁丝、细沙、燃烧匙、
火柴。
2.学生用具:木条、火柴、木炭。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一瓶氧气]
[设问]该瓶中收集的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气体,你知道它是什么气体吗?空气、氧气还是氮气?
[学生摇头]
[介绍]它就是我们进行呼吸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氧气。
[板书]课题 2 氧 气
[引言]如果我们想要验证它确实是氧气,就必须先了解氧气的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进
行实验、判断。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指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问]通过观察,并结合实际,你能得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生]甲:氧气是无色的。
乙:氧气是气体。
丙:氧气是无味的,我吸过纯氧。
丁:氧气是不溶于水的,如果氧气易溶于水,地壳表面的水早把氧气溶解完了,我们也就
没有了可供呼吸的氧气了。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29 g·L-1,比空气的密
度(1.293 g·L-1)略大,与水一样,氧气也有三态的变化。
[放液氧和固氧的录像或展示图片]
[补充讲解]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于水。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约 30 mL
氧气,但这对水中动物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约意义。
[过渡]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讲解,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回答:

3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标准状况下,ρ(O2)=1.429 g·L-1>ρ(空气)=1.293 g·L-1。
③难溶于水。
④p=101 kPa T=-183℃ 淡蓝色液体
p=101 kPa T=-218℃ 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提问]病人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抢救?
[回答]输氧气。
[提问]那么给病人输的氧气是如何贮存的?
[回答]1.可以贮存在氧气袋中。
2.可以贮存在氧气钢瓶中。
[提问]你所见过的氧气钢瓶是什么颜色的...